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文化战线 > 内容正文

邹韬奋:为抗日救亡奋斗不息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林育   2022-05-25 14:21:07

  1944年7月24日,我国著名政论家、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在上海不幸病逝,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这是对邹韬奋一生斗争历程的最高评价。

  邹韬奋,江西余江人,1895年生于福建永安。早年就读于福州工业学校、南洋公学,1919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西洋文学。1921年毕业后,邹韬奋受聘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负责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任《生活》周刊主编。这些经历,成为他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日军的残暴、人民的痛苦和国民党当局的软弱无能使他骤然觉醒。他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

  1932年7月,生活书店成立,邹韬奋任总经理。短时间内,生活书店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者,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达56家之多,并先后出版数十种进步刊物和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

  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推举为执行委员。后来,他考察了英、美、法、苏等国家,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考察学习,邹韬奋思想得到淬炼,并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真理性与必要性。

  1935年8月,邹韬奋回到祖国。为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八一宣言》,他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旗帜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口号,发行量达20万份,打破了当时中国杂志的发行纪录,并成功鼓舞了成千上万爱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在此期间,邹韬奋还承担起上海各界救国会与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然而,他的活动很快招致了国民党当局的忌恨,他所创办的《大众生活》和《永生》杂志也先后遭到查禁并被迫停刊。1936年11月,因积极宣传抗日,他与沈钧儒等7人被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全国抗战爆发后,邹韬奋获释。重获自由的他即刻投入抗战的洪流之中,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三地创办《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引导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加紧了对邹韬奋的迫害,邹韬奋被迫流亡香港。在香港,他继续积极宣传抗日,揭露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的倾向。香港沦陷后,他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先后转移到广东东江游击区和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从事抗日文化宣传工作。其间,他多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请求,但党组织因考虑到他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国统区工作对党和革命事业更为有利而没有同意。

  1944年7月,邹韬奋在上海病逝。临终前,他再次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在致其家属的唁电中称他为“吾党的光荣”,“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