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第1卷第7期,出版于1935年12月28日,纵26厘米,横18.4厘米,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大众生活》是1935年11月16日创刊于上海的综合性时事周刊,由邹韬奋创办并担任主编,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其社评大多出于邹韬奋之手。1936年2月,《大众生活》遭国民党查封,后又于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停刊,共出版46期。
邹韬奋(1985—1944),近代著名记者和出版家,本名恩润,笔名韬奋。1944年,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对其一生和从事的事业给予高度评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邹韬奋正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当即对事变进行了报道,从此为宣传抗日笔耕不辍,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主张团结抗战、谴责卖国投降。
1935年,邹韬奋在经历了国民党迫害与海外流亡后仍毅然回国,创办《大众生活》,以犀利之笔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大众生活》创刊后不久,一二·九运动爆发,北平数千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游行,高喊“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运动迅速发展为全国规模,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大众生活》从第1卷第6期起,对一二·九运动进行了大量的追踪报道和评论。第1卷第7期《大众生活》中,不仅有各地一二·九运动的珍贵图像资料,还可以看到在题为《再接再厉的学生救亡运动》的社评中,邹韬奋层层剥茧,指出学生救亡运动的对象实为全民族的解放,呼吁各方人士都团结起来,结成民族解放斗争的联合战线。他直截了当地批判了种种不理解乃至非难学生运动的言行,强调“学生运动的前途怎样,便是整个民族的前途怎样”,对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给予了热情支持。
《大众生活》因其坚定的人民立场、注重客观事实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而广为传播,1935年12月,周刊的发行量达到20万份,打破了当时中国杂志的发行纪录,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