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以中国共产党人为首的进步电影工作者逐渐成为各电影公司的创作骨干,中国电影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38年秋,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八路军总政治部的组织领导下,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以下简称“延安电影团”)成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在艰苦的岁月中逐渐成长,一大批电影人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为优秀的人才,他们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影事业的骨干力量。
名导受命奔赴延安建团
1938年,延安电影团成员留影。 陕西省延安市档案馆藏
说起袁牧之,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喜欢老电影的朋友们一定记得《风云儿女》里由沉沦到觉醒,最后走上抗战前线的青年辛白华,他就是由袁牧之扮演的;让周璇红透半边天的电影《马路天使》也是由他担任编导。
1938年,袁牧之急匆匆地赶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袁先生,我们终于见面了!”邀请袁牧之前来的正是周恩来。周恩来告诉袁牧之,中国共产党准备成立自己的电影机构,并请他来主持。袁牧之本以为只是受邀来拍一部电影的,没想到要担此重任,他非常高兴。
接受任务后,袁牧之到香港购买了摄影机、放映机等摄影器材以及数万米胶片,并邀请自己的老搭档,当时全国有名的电影摄影师,和他一起合作过《风云儿女》《马路天使》两部作品的吴印咸一起奔赴延安。此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擅长拍摄纪录片的荷兰导演约里斯·伊文思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到延安进行拍摄,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珍贵的埃摩摄影机和胶片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有关同志转交给袁牧之和吴印咸,并在湖北武汉汉口的一辆出租汽车上完成了交接工作。
1938年8月,袁牧之与吴印咸带着珍贵的摄影器材到达延安。不久,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正式成立。当年延安电影团创建时期的元老还包括著名的电影人徐肖冰、李肃等。
转战沙场拍摄永恒经典
1938年10月1日,延安电影团为摄制第一部影片《延安与八路军》,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的黄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1939年1月下旬,电影团成员东渡黄河,进入晋绥抗日根据地进行拍摄。12月,电影团分为两组:一组深入到根据地最艰苦的平西游击区拍摄;另一组则到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进行拍摄。1940年2月,电影团的一组队员来到晋东南的太行山区,在八路军总部拍摄了朱德、彭德怀、罗瑞卿、左权等八路军总部高级将领,以及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在前线指挥作战和日常生活的有关资料。
为拍摄《延安与八路军》,当时的摄制组还深入到晋察冀根据地,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建议电影团报道白求恩大夫的模范事迹。后来摄影队采纳了这个建议,跟随白求恩从冀西转战冀中,拍摄了两个月。196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战争年代拍摄的资料剪辑成纪录片《纪念白求恩》,该片在国内外发行后,引起轰动。影片中白求恩弯着腰、聚精会神地在手术台上为一个腹部受了重伤的战士做缝合手术的镜头,成为观众十分熟悉的经典画面。
延安电影团还有一部经典之作《南泥湾》。1943年,摄制组成员在吴印咸的带领下,到南泥湾实地拍摄八路军359旅生产、训练和生活的资料,一拍就是好几个月。这是一部反映八路军359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的纪录片,是为了向全中国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不仅是抗战的中坚力量,且有能力自力更生、发展生产而摄制的。该片最初的名字叫《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经再次制作,才改名为后来家喻户晓的《南泥湾》。
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定基础
抗战时期,电影团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位老电影人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平常吃的是小米和土豆熬的菜,喝的是延河水。天热时,在河里洗澡,没有换洗的衣服,就把脏衣服洗净晒干后再穿;冬天身上长了很多虱子,就躲在山沟里晒着太阳抓虱子。这些‘革命虫’太多了,用手抓不净,就用嘴咬。冬天没有火炉,更没有暖气,我们就在窑洞里生个炭盆取暖。记得1939年冬天,有一个晚上特别冷,我们睡觉前往炭盆里多加了点儿木炭,我和另一位同志睡得沉,中了炭气,差点没命。”
延安电影团成立初期只有两台摄影机,其中一台就是约里斯·伊文思赠送的当时最先进、使用率最高的单镜头35毫米埃摩摄影机,其他设备极其简陋,胶片数量也很少,而且几乎都是一些过期的胶片。尽管如此,电影团的同志们还是凭着一切为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信念,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利用这些简陋的摄像设备拍摄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当时,延安没有发电厂,放电影得用小型发电机发电,由于其马力小,带不动两部放映机,只能用一部机器工作,放完一本片子中间要停一会儿,装好片子再放。由于没有洗印机和录音机,放映的影片是一段一段用手工冲洗的无声片,银幕后面还要用留声机配音乐,用小喇叭当话筒念解说词,三个方面要配合得非常默契,才能实现完美放映。就这样,从1938年秋到1946年期间,电影团以仅有的一个摄影队和一个放映队,克服种种困难,摄制出《延安与八路军》《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等纪录片,留存了《白求恩大夫》《延安各界纪念抗战五周年》等影像资料,并拍摄了数以万计的反映陕甘宁边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活动的照片,巡回放映了数十部苏联早期的优秀故事片,积累了重要的革命史料,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6年4月,延安电影团接管了伪满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新中国成立后,以延安电影团的同志为骨干,成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年在延安、绥德的摄影训练班学员,有不少被分到了各地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延安电影团在延安时期的精神,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18日 总第3438期 第三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