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文化战线 > 内容正文

夏衍的三城抗战
来源:《团结报》   2024-05-25 17:30:51

  

夏衍

  我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家夏衍(1900-1995),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为全民族的解放和新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抗战期间,他奔波于全国多个重要的城市,用他的一支笔为抗战鼓与呼。

在上海引领左翼电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极大激发了上海和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民众要求电影界拍摄反帝抗日影片的呼声日益高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接到了600多封观众来信,要求拍摄一些能给予民众鼓舞和力量的电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上海各大影片公司纷纷转变以娱乐为主的制片路线,力争在反帝抗日电影题材创作上有所突破。

  此时已经来到上海4年的夏衍正在开展左翼文化工作,并于192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下旬,左联常委和左翼文化同盟常委钱杏邨来找夏衍,说他的同乡好友、明星影片公司负责人周建云托他,邀请三位新文艺工作者到这家公司当编剧顾问。夏衍为避免暴露身份,化名为黄子布。从此左翼文化的火种传播到了电影界,共产党人开始进入了电影这一舆论阵地。

  那时的夏衍并没有电影创作的经验,接受邀请后,夏衍来到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顾问,在这里他边学习边创作,不仅翻译了《电影脚本论、导演论》等一批西方电影理论著作,还挤时间扎到电影院看电影、学电影。好在当时上海的电影很发达,有规模的电影院不少。因为夏衍知道,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是他快速适应掌握电影剧本创作的捷径。每当到电影院看电影,夏衍必须带三样东西:一个手电筒、一个秒表、一支笔。他一边看,一边用手电筒照着,用秒表掐时间做记录,勤奋好学的夏衍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内行,在明星公司站稳了脚跟。

  1932年秋天,夏衍创作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分镜头剧本《狂流》。《狂流》选取的是现实题材,以“九一八事变”后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为背景,讲述了农民的苦难和对地主的反抗。农民要自保,要护堤,防止淹没村庄,但是,地主乡绅采取了跟农民完全不一样的态度,他们发国难财,中饱私囊,跟农民的抗灾形成鲜明对比,人民受压迫的激愤第一次在电影上得到正面展示。《狂流》一经公映,便轰动了浦江两岸,好评如潮,被誉为中国电影新路线的开始和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成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探路石。《狂流》是夏衍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从此,他便跟中国电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32年到1933年,在夏衍、田汉、阳翰笙等左翼电影人推动下,一大批反映民间疾苦、反帝反封建的现实主义影片相继问世,中国电影打开了新局面。在电影创作的同时,夏衍还担任了左翼电影运动的领导工作。

在桂林的抗战戏剧活动

  广州沦陷后,夏衍于1938年11月到达桂林。在抗战烽烟中,桂林被称为“文化城”,夏衍在这里生活战斗了近3年,除了担任《救亡日报》总编辑,把主要精力用在办报上之外,在戏剧活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了扩大戏剧的影响,夏衍和剧作家田汉、欧阳予倩等人,于1940年11月在桂林创办了大型戏剧月刊《戏剧春秋》,夏衍出任编辑委员。1942年10月被国民党广西省政府勒令停刊,共出版10期,刊登独幕话剧16个,多幕话剧3个,还刊登了郭沫若的《戏剧运动的展开》、茅盾的《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田汉的《关于抗战戏剧改进的报告》等大量著名戏剧家和作家撰写的戏剧论文和剧运报导及动态文章,影响很大。夏衍在《救亡日报》四版文艺副刊还专门开办《舞台面》栏目,专门刊登剧本和戏剧文章。

  同时,夏衍在《救亡日报》上对桂林的重大戏剧活动,也进行了大量的大篇幅集中宣传报道,1939年下半年桂林戏剧界公演夏衍创作的四幕话剧《一年间》。这次公演是由《救亡日报》发起的,主要目的是为前方将士募捐寒衣。这次规模盛大的公开义演活动,参加演出的除了国防艺术社之外,还有演剧队、抗宣队、新安旅行团,《救亡日报》的记者编辑也登台表演,总计有300多人,分成三个演出组,两个普通话组和一个桂林话组,轮番演出,有时日夜两场,场场座无虚席。

在重庆创作《法西斯细菌》

  1942年4月9日,夏衍飞抵重庆,第一个见到的是周恩来。周恩来给他的任务是以公开的共产党员和文化人身份展开活动。

  在重庆期间,夏衍开展了多方面的文化创作和联络活动,这一时期是夏衍创作最兴旺的阶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幕剧《法西斯细菌》,同时他还创作了《水乡吟》、《离离草》、《芳草天涯》等剧本,还与剧作家于伶、宋之的合写《戏剧春秋》、《草木皆兵》等剧本,改编了《复活》等7部大戏。夏衍以司马牛为名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大量杂文讽刺现实中的黑暗及许多戏剧运动和国际问题的文章。

  五幕剧《法西斯细菌》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我国各阶层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角是一位潜心于细菌学研究的医学家俞实夫,在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残酷事实面前,终于从不问政治到走向反法西斯斗争行列的觉醒过程。

  1942年10月17日,由中华剧艺社排演的《法西斯细菌》在重庆国泰大戏院开始公演,拉开了雾季公演的帷幕。

  周恩来对此剧也非常关注,他先后三次观看了演出,演出的第四天,夏衍接到通知,到了曾家岩周公馆,周恩来请来了几位中外著名医生一起和他座谈。

  周恩来说:“这出戏写得不错,我很喜欢它。我看过你的《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几位医生有的说,这一出描写医生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戏能够上演,感到非常高兴。有的说,现在美国参战了,美国许多细菌研究人员,都到盟国前线去了,这说明夏衍的剧本写得很现实很有针对性。大家的赞赏和诚恳的意见,使夏衍对抗战剧本创作增强了信心。

  该剧上演后,在重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前来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多,开始仅能卖八成座,后面都是满座了,共演出了18场,观众达两万五千多人,当时在重庆的许多著名评论家都撰文予以好评。

  抗战期间,夏衍从上海到桂林,再到陪都重庆,一路走来,他用一颗真挚的心和一支正义之笔,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展示了中华儿女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精神,为鼓舞全民族抗战直至最后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团结报》2020年12月3日 作者刘永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