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文化战线 > 内容正文

马寅初在家乡的三次演讲
来源:《团结报》 文/刘永加   2024-06-27 11:41:35

  【精彩提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机的紧急关头,马寅初挺身而出,写文章,作演讲,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反对出卖民族利益和独裁统治。其中,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马寅初曾回到家乡嵊县做过三次生动的演讲,深受家乡人民的欢迎。

▲马寅初

  马寅初(1882-1982)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早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第一次演讲  《中国何以如此贫弱》

  1935年冬,马寅初回到家乡嵊县,他是应县长的邀请,回来给嵊县保长训练队作演讲。嵊县保长训练队拟办三期,每期约300余人;马寅初接受邀请时说:“目前国难当头。这个仗是非打不可的!我们并不去打别人,是别人打到了我们家门口!除了打以外,没有出路。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要众志成城,才可以抵抗,这次与大家见面,机会难得。”

  第二天一早,马寅初来到位于城隍庙的保长训练队,300多名受训学员济济一堂,鸦雀无声,开始听马寅初演讲。

  马寅初开宗明义,说今日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何以如此贫弱》。他说:“复兴中国,匹夫有责,兄弟也有份。嵊县的事,兄弟更有份,所以今天应当来参加,以后也很愿来帮忙!”在座的人大多是第一次听马寅初演讲,原以为留学美国的洋博士讲话听不懂,谁知他讲的是一口纯正的嵊县话,而且他自称“兄弟”,听起来十分亲切,一个个都十分用心地听他演讲。

  马寅初针对当时的时弊,指出中国贫弱的原因有三:第一,国家穷到如此地步,还有人专向奢侈的路上奔走,赚到30元,要用50元,赚到300元,要用500元,穿好吃好,太太们讲究洋化,成了外国货的推销员,有多少,花多少,吃光用光,因此所出超过所入……这种风气,若不改变,中国何得不贫?要去除这种奢侈的恶习惯,就要讲勤俭。中国要富强,必须人人勤俭。所谓“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人人勤奋节约,国家经济自然充足。

  第二,中国货不能与外国竞争,中国是农业国,一切的出产品是笨重的,不容易外运。外国是工业国,一切的出产品是精巧的。内埠交通不便,是中国的致命伤,要交通发达须多筑路,筑路愈多,生产品运输就便利,然而没有资本,路造不起来。

  第三,我们不讲兴办水利。退一步,只求不害水灾。中国每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防止水旱,造林也是一个方法,但树木成林,至少20年。人们因时间太长,不愿造林,造林事业如由国家去办,也没有资本……中国的事业,要我们自己赶快去办,如等到亡国之后,让外国人来办,是永远翻不过身来的,所以我们救国,必须要富强。

  演讲进行了两个小时,马寅初说:“最后兄弟望诸位,就是要节省经济,勿尚奢侈,不嫖、不赌、不吸鸦片,做人应该如此,这些都是消极的道德。我们要多做好事,为地方、国家服务,才是积极道德。在平时要注重智、德、体、勤四个字,天天求知识,讲道德,锻炼身体,勤奋服务,那就是准备打的人力、物力都具备了。中国一定要富强,我们要万众一心,努力准备打。这个责任,全赖诸位!”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马寅初结束了他在家乡的第一次演讲。

  第二次演讲  《非常时期的经济问题》

  1936年5月,马寅初再次来到嵊县保长训练队第二期培训班上作演讲,当地报纸《剡声日报》记述了这次演讲的盛况:“马寅初博士应罗县长之请,于昨日在嵊保训队作第二次演讲,由县府刘科长嘉桐笔记,讲题为《非常时期的经济问题》,历时约3小时之久。因马先生精神焕发,毫无倦容,故听者咸正襟危坐,悉心听讲,秩序至为整肃。”

  马寅初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兄弟今天是讲《非常时期的经济问题》,就是战时经济问题。其含义:一是打仗以前如何准备;二是打仗时如何维持社会经济的常态;三是打仗以后如何整理,恢复元气。有人不敢讲战时,怕日本要误会,以为要和他打仗,兄弟不怕什么,就讲战时经济,这是对平时经济而言。

  平时经济与战时经济,它有两个不同原则,一是自由竞争,二是物价做主。这种情况,在战时就不行了,一定要由政府来做主。不然物价飞腾,旁人没有办法,社会发生不安现象,影响前方。比如打仗的时候,政府设的被服厂,要造军需用品,需煤100吨,煤的价钱不能由你提高,也不能任别的工厂买去,一定要先供应国家的需要。又比方你有钱造电影馆子,政府不许你,定要你拿钱买公债。这个时候,不是谋利,是为救国;不是自由主义,是讲统制主义。假若平时的米,卖10元1担,战时卖30元、50元1担,富人吃得起,买去收藏,穷人买不起,不能让他们饿死,一定要政府来干涉,维持社会的常态。”

  马寅初说:“我们不要悲观,事在人为。中国存亡,就在此三四年之内。学生要像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之中,试问读书的有几人?在学生时候,德育、智育、体育应当平均发达,有一项拿不起来,就不能担报国的责任,保长不当便罢,当了保长,也要像一个保长的样子。战事一天不起来,我们一天要准备好,一到时机,非打不可,到那时,物价恐怕要贵,社会不安静了。”

  马寅初最后说:“打仗要先计划保存元气,所以发纸币,兄弟极力反对。因为打仗时物价高腾,后方不静,打了仗后钱不值钱,恢复元气不容易,兄弟主张非常时期实行所得税,是一个很公平的办法。在打仗时,本应不论贫富,人人要当兵,当兵是很荣耀的事,而事实上穷人去当兵,富人是不去的。不去就应当拿出钱来,如果要穷人当兵,又要穷人出钱,是最不公平。不平则鸣,后方一定不静。兄弟呢,虽不是富人,到这时候,有钱也一定拿出来。可惜兄弟年龄大了,如果在30岁,也一定去当兵。兄弟更主张中国应速行征兵制度,使人人为国家服务。”

  马寅初的这次演讲,《剡声日报》十分重视,共分五次刊登了全文。

  第三次演讲  《统制经济》

  1936年6月,马寅初再次来到城隍庙作抗日演讲。当地的学校、商会也派人来听他的演讲。马寅初开场说道:“今天兄弟第三次回嵊演讲,题目是《统制经济》。”

  针对当时日本侵略者对我国的步步紧逼,马寅初说:“我们不要怕日本人!尤其是我们嵊县人,性情耿直,如果敌人打到浙江,我们嵊县人与诸暨人,首先为国出力打敌人。日本要到新江,我们嵊县人就要去打仗!”马寅初一腔爱国、忧民、恨暴政的激情,化作大声地疾呼,如轰动的疾雷,炸响在人们心上。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马寅初就希望全国国民以“必死之心,必死之力,必死之情,为武力之抵抗”,同时当此“民族存亡绝续之际,不能不于情感愤张之中,运以清晰敏锐之理智”,马寅初提出坚持与日本经济绝交。而与日本经济绝交的手段,则是实行统制经济。

  在这次演讲中,马寅初再次提出:“希望你们回去一定要向民众解释经济统制的意义,使人人爱国。”马寅初强调:“他国重对外统制,中国重对内统制。”

  马寅初说:“中国出入口的货都不是直接输到外国,必须间接由外国洋行经理。我国商民不懂洋文,不识外事,世界商情罔无所知,故洋货进口、土货出口,都为外人所垄断,不但轮船、堆栈、保险事业等大权旁落,即中外电报,报告商情,亦落外人之手。比方从前丝出口,中国用银子,英、美、法用金子。假定1包丝值1000两银子,美金1元抵银子2两,运到美国刚刚卖得500元美金,就不亏本。但是经理的是洋行,照世界商情可卖1500两,而他不告诉你,只卖得1000两银子,其余500两归洋行赚去了。又如银子跌时,假定500元美金只值银子800两,洋行告诉你说值700两,其中100两由他赚去了,所以中国丝蚀本,其他货物无不如是。蚀本是中国的,赚钱归他洋行的。外货进口,轮船、仓库、银行、保险都是外国的,你收不到他很重的费用,他的货物是便宜行销,所以对外统没有办法。”

  马寅初又指出,对内统制可以首先从交通着手,外国货运到内地,要经过火车、汽车、民船、汽船运输,这些都是中国人经理的,我们可以把洋货运输费加高。第二不用银子,专用钞票,使银子集中,不致流出太多。第三统制工商团体,商会与同业公会要严密组织,加强职权,不买外国货。当然对外还要取消不平等条约,最要紧的一是领事裁判权,二是租界,三是关税。

  马寅初在演讲中,又一次明确表示反对多发纸币,他说:“兄弟前几天在报纸上发表一篇谈话,觉得此刻发行纸币很容易,但是一到复兴时期,很难收回……纸币发行如没有基金,将来一定不值钱。好比德国的马克,吃1杯咖啡,要几十万。恐怕我们当教员的人1个月300元只够吃1碗饭。”

  最后,马寅初用铿锵有力的话语,结束了他的演讲:“将来国家的大事,嵊县人都来干,幼年的人50年努力,成年的人30年努力,什么事都可以成功。中国的前途,在我们手里决定,大家努力!”

  就在这次演讲不久,马寅初去庐山任陆军大学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经武汉去重庆,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反对出卖民族利益和独裁统治,受到当局的迫害,被囚禁于集中营达数年之久。直到1947年4月,马寅初才得以再次回到家乡。他虽年近七旬,依旧精神饱满,议论风生,不减当年。有人问他,听说蒋介石背后骂他“嵊县强盗”时,他说:“我不是‘嵊县强盗’,我是‘嵊县强道’,强道强道,正确的道理,当然要强说强道!”这就是铁骨铮铮的马寅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