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1月31日 李杜、丁超等组成吉林自卫军,联合抗日。
1935年 旅日华侨至本日已有30批239人被逐回国。
1940年 新四军一部袭击安徽当涂煤矿公司,歼敌100余人。
1945年 缅北中国远征军在胡康河谷歼灭日军1个联队。
东江纵队挺进北江、西江,在10多个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部队发展到1万余人。
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
吉林沦陷后,丁超、李杜两人虽未附逆,也未讨逆;敌伪派汉奸孙其昌等多次向他们诱降,他们也不断派人到吉林省城探听情况。当时哈尔滨在敌军主力未到之前,成为三不管现象(张景惠无实力,李振声仅有虚名,丁超人懦弱无能),又是富庶之区,因而成为汉奸、野心家争夺目标。李杜和冯占海在蜚克图会商后于一九三二年一月十日,乘机进占哈市。丁超经王之佑撮合,同李杜合作,赵毅在双城护路,距哈很近,也与李、盯冯联合一起,共同成立“吉林自卫军”,推李杜为总司令,冯占海为副总司令兼右路总指挥,丁超为护路总司令,王之佑为前敌总指挥,赵毅为左路总指挥,李杜(兼)、邢占清为中路总指挥。计划防守哈尔滨市,驱逐汉奸谢介石,并约请马占山合作,派兵增援。
敌人以多门师团为主力大举攻哈,经二月四、五两日战斗,各部不支,相继撤退,丁李退到依兰。这时松花江下游和吉敦路左右,义勇军、大刀会、红枪会风起云涌,都和自卫军发生联系,其中以王德林部最为活跃,在绥芬的东北军第二十七旅张治邦团也响应起义。敌人以广濑师团进迫依兰,五月十七日盯李由依兰撤向勃力,以后转战于哈绥线东段。敌人松木师团于五月下旬到海林,在牡丹江地区宁安、一面坡、乌吉密一带布置,切断丁李和王德林各部联系。丁超中途变节,在宝清投敌,自卫军士气大为涣散。一九三二年冬,敌人于结束对苏炳文部攻击后,又抽回骑炮空各有力部队,加入对李、王各部的战斗。一九三三年一月敌人一路沿穆棱河向虎林、密山追击,一路由绥芬河进军,占领八面通、东宁各地,在小绥芬河将刘万奎部包围,刘部缴械投降。至此,吉林自卫军大部分被消灭,李杜率三千多人退入苏境。
王德林率孔宪荣、王玉振、吴义臣、陈玉清等,配合红枪会、大刀会,共约五六千人,出没于宁安、海林、延吉、和龙、汪清各县,给敌人以极大威胁,东宁战后,也退入苏境。同年5月,李杜假道欧洲回国,参加由宋庆岭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推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委员,1956年8月23日在重庆逝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