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舜威
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全国举办了不少书法展,极大部分都是现在的书法家创作的。我关注了一下,真正展出“抗战书法”的少之又少,基本上付诸阙如。我说的“抗战书法”,指的是抗战时期产生的与抗战有关的书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对抗战时期的书法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成果欠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实际上,这一页书法史不可或缺,研究抗战书法史,对研究全民抗战的历程,对梳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气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诗言志,书散怀,书法是表达强烈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式。岳飞书“还我河山”,书《出师表》,都是在强敌入侵的特定环境下,满腔激情,雄浑悲壮,不得不通过书法来一抒襟抱。岳飞经南阳武侯祠时书《出师表》题跋曰:“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抗战时期,有不少将士,也具有相当的文史修养和书法功力,在出征前,在戎马倥偬之余,通过书法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留下了许多墨宝。有的后来英勇牺牲,血洒疆场,这些遗墨更是弥足珍贵。它们不但是难得的抗战文献资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材料。
“抗战书法”可以通过多维度搜集整理。一是有关文稿、诗稿等文献资料。如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写了《论持久战》等许多文稿,不仅内容经典,其书法价值也难以估量。又如傅抱石抗战时曾任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秘书,代拟抗战文告,那句流传甚广的“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男女老幼,一致团结起来抗战”的名言就出自其笔下。二是抗战将士带有誓言性质的书法,如张自忠所书“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和“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再如何香凝在淞沪会战时为鼓舞士气所写的“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三是一些将士战死后,社会各界所写的挽联、悼词,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有拱璧之贵。如在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师长苦守滕县,顽强抵抗,直至弹尽粮绝,以身殉国。李宗仁曾在回忆录中动情地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1938年5月9日王铭章将军的灵柩在运返四川途中经过当时已是抗日中心的武汉各界举行隆重的迎灵大会。毛泽东送的挽联是:“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送的挽联是“一旅守孤城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是真炎黄子孙流芳青史万人兴义愤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将使沦亡大地复兴中华。”于右任的挽联是:“身死泰山重,魂归蜀道难”。四川各界公送的挽联是“一死殉孤城前有广德后有厘县千秋留正气生为人杰死为鬼雄。”时至今日,追忆如此事迹,诵读如此挽联,禁不住热泪盈眶。四是一些民间书法也不容小觑。四川安县一位名叫王建堂的年轻人,抗战爆发后组织上百位年轻人请缨上前线杀敌,他父亲赠送了一面“死”旗,在旗上大书一“死”字,“死”的左右两侧写着几行小字:“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书法虽然稚拙,但这样的文字,无异于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具有回肠荡气的力量。最近有媒体发表了1943年腾冲老秀才县长张问德写的870字《答田岛书》,义正辞严,气壮山河,可以说一信点燃了腾冲抗战。其书法也是堂堂正正,透出一股凛然正气。
在抗战将领中精于书法者可谓比比皆是,民族英雄、中共将领马本斋隶书,结体大方,气势开张。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楷书、冯玉祥的隶书、孙立人的行书、薛岳的草书都卓然可观。现在知道唐淮源将军的恐怕不多了,他在中条山战役时任中将军长,奋战到弹尽粮绝而自裁殉国,他的隶书写得沉稳厚重,颇见功力。
历史不能忘记,记录那一段历史的书法,也不能忘记。期盼那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