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湛恩(1895~1938),亦名合增、九恩,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刘福七房村人,9岁丧父,随母至汉阳就读于教会学校。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入东吴大学预科。 1918年赴美留学,先后入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上海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执教,曾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总干事,1928年起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1938年南京伪维新政府成立,拒绝出任教育部部长,同年4月7日在上海遭日伪暴徒狙击殉难。其妻刘王立明,本姓王,因纪念丈夫刘湛恩,复姓刘王。其人还拥有众多著述。 夫人刘王立明,安徽安庆太湖人,社会活动家,我国计划生育创始人之一,文革中去世,后安葬在北京八宝山。生有两子(刘光昇、刘光华)一女(刘光坤)。刘光昇已在美逝世,刘光华现居美国,刘光坤现居上海。
1918年,以所得奖学金进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获硕士学位。复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1922年2月,因反对在华盛顿签订侵犯中国主权之《九国公约》,向美国当局提出质问,遭美政府拘留。同年8月归国,回东吴大学任教。后应聘任沪江大学校长,为我国教会大学中之第一任中国校长。曾多次出席基督教青年会有关敦育方面的国际会议。办校强调少用人,多办事。校长办公室只用一英文打字秘书、一中文秘书,文、理、商几个学院,中外教师只30多人。
1935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沪江大学部分学生认为基督教徒不应参加抗战,刘即召集团契负责人陈善祥等举行“八福团契”聚会,两次邀请陶行知到沪大演讲“国难教育”,创办刊物《角声》,号召基督教徒投入抗日救国行列。并与上海知识界、基督教知名人士先后发表宣言,反对“华北政权特殊化”。同胡愈之等组织国际联谊会,通过座谈、聚餐等方式,与各国在华人士加强联系,宣传抗日,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时称“在野外交”。还曾远至南洋,动员侨胞支援祖国抗战,慷慨陈词,声泪俱下。“七七”事变后,在沪江大学商学院举办“社会科学讲习所”,培训优秀青年参加抗日救国,时有“上海抗大”之称。继又发动上海各界爱国人士和学生,分别成立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和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被推举为协会主席和联合会负责人。1938年3月,日伪在南京拼凑“中华民国维持政府”,派汉奸温宗尧至沪请其出任教育部长,遭严拒。以此为日伪所痛恨,有人劝其速离上海,刘以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答。日伪以向其住宅投掷炸弹、打电话和托故送有毒果晶等手段恫吓,刘泰然处之,活动如常。同年4月7日晨8时半,刘湛恩携子出门,在静安寺路大华路(今南京西路南汇路)口公共汽车站候车去圆明园路学校时,突遭日伪收买的暴徒狙击,当即牺牲,年仅43岁。4月9日,上海各界人士在贝当路国际礼堂按基督敦仪式为之举行追悼会。 1985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现安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