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文化战线 > 内容正文

《国际协报》的创办者张复生
来源:中国龙志网   2017-12-08 11:02:20

  张复生,原名张仁铎。1887年生,山东掖县人。

  莱阳中学毕业后,赴北京研学新闻学2年,任北京《大同日报》社编辑。1910年充当上海《申报》驻京特派员。中华民国成立后到东北,在奉天(今沈阳)主办《亚洲日报》,后被聘为日本人主办的奉天《盛京时报》和大连《泰东日报》论文撰述。因愤于日本欺压中国而离职。

  1916年赴长春任《大东日报》社总编辑。1918年为“造成一健全舆论,藉资拱卫国家”,独立创办了《国际协报》,自任社长兼主笔。

  1919年11月,为谋报纸发展,将《国际协报》迁到商业繁荣的哈尔滨出版。他亲自编辑国内外新闻,撰写言论。该报每日对开两大张,期发数增至1200多份,成为全市一家大报。翌年初,为配合我国收回中东铁路路界主权,在地方当局的资助下,《国际协报》又附出俄文日报。瞿秋白10月赴莫斯科途经哈尔滨时,曾专门访问张复生,并在给北京《晨报》的报道中,评论哈尔滨“中文报的内容都不大高明”,“只有《国际协报》好些”。

  张复生支持“五四”新文化运动,《国际协报》在哈尔滨率先采用白话文,刊载新文艺作品。1923年一度聘请中共党员李震瀛加入该报,撰写新闻评论。在“五卅”运动中,因旗帜鲜明地声援群众爱国运动,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罪行,《国际协报》一再被迫“开天窗”,故在读者中赢得了信任,期发数陡增1倍多。1926年,中国人第一次取代俄国人成立哈尔滨市自治会时,张复生当选为参事员和估捐委员。

  东北易帜后,《国际协报》得到较大发展。全报员工近百人,印刷设备得以更新,每日由对开两大张增至3大张。张复生的新闻评论和新设的多种副刊,也已形成全市报界独有的两大特色。期发数上升到7500多份,不仅成为东北各地较有影响的大报,而且远及东亚其他地区。

  张复生为每日社评栏目写的时事评论,坚持爱国主义的立场,指点国内外政治斗争的大事,为维护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进言。特别是关于中日和中苏关系等的社评,尤受关注。据1933年日文《吉林时报》述评,“社长兼主笔张复生文笔畅达,立论卓拔。该报的国际评论,甚为中外当局所注目”。

  1929年每周轮流见报的7个文艺副刊,尤为各地青年读者所喜爱。如由中共党员楚图南指导编辑的《灿星》,副刊主编赵惜梦编辑的《绿野》,陈纪莹和孔罗荪编辑的《蓓蕾》,上海蔷薇社提供稿件的《蔷薇》,以及《塞上》、《五分钟》等,都分别吸引和团结了不少爱国的文学青年和读者,为传播革命的爱国的新文艺、新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哈尔滨后,张复生以极大民族义愤表示抗议。他以《日本军队能如此侵占东北?》为总题目,逐日撰写社评,总计50篇,约六七万字,痛斥日本侵华罪行和狼子野心,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讴歌马占山将军率部江桥抗敌,呼吁国人破除对国际联盟的迷信,号召各界团结抗日,同仇敌忾,坚决奋斗,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江桥抗战期间,《国际协报》发起捐款劳军的群众性活动,得到广泛响应。张复生特派记者多人赴江桥前线,把数万元捐款和劳军物品,分送到抗日官兵和伤病员手中。

  哈尔滨沦陷前夕,《国际协报》被迫停刊。伪满洲国成立后,日伪当局为制造“日满协和”、“王道乐土”的假象,准许该报于3月7日复刊。张复生从日本宪兵队保释出该报记者部主任王研石,并升任他为总编辑,还先后招聘中共党员方未艾、白朗等主编副刊。

  张复生在报纸复刊后不再撰写社评。该报采用“有闻必录”的编排手法,不断客观地刊载东北各地义勇军的抗日活动,和全国各地群众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消息。有时还根据《英吉利——亚细亚电报通讯社》的发稿,报道江西苏区红军反“围剿”的战况,以打破日伪的新闻垄断。

  哈尔滨沦陷后的国人报刊,因广告锐减,报社收入随之大减。张复生身处逆境却向文学青年慷慨解囊,指示副刊主编向作者发稿费。“九·一八”事变后从沈阳流亡到哈尔滨的萧军就是收到该报稿酬后,协助编辑《儿童》副刊的。其间并意外地结识了当时陷入困境的萧红,促使二萧结合。女作家萧红的小说《王阿嫂的死》也是应《国际协报》新年征文撰写的。这篇小说在该报发表并获奖金,从此萧红走上了文艺创作之路。

  1934年初,正当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为伪满洲国改行帝制而强化法西斯殖民统治时,张复生支持副刊主编白朗创办《文艺》周刊。这是中共哈尔滨地下组织又一次创设的宣传抗日主张的文艺阵地,历时近1年。后来出现在中国文坛的“东北作家群”,其主要成员多是从这里起步的。为此,《国际协报》被誉为“东北作家群的摇篮”。

  1937年,日伪进行第二次新闻业整顿,哈尔滨等地国人报刊均被扼杀。《国际协报》10月31日终刊,被纳入日本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操纵的《滨江日报》。张复生被迫作为该报理事会理事,1942年又改为监事。但他不甘与敌为伍,借口送女儿去上海完婚,全家离开哈尔滨,到天津隐居。1949年重新回到解放后的哈尔滨,1953年病逝。终年66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