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有大批从沦陷区、大后方和其他根据地先后来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在这里开展文艺创造,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让抗战的号角在宝塔山下、延河之畔吹响,为全民抗战鼓与呼,使得陕甘宁边区成为当时全国文化人最向往的地方。
1937年8月12日,陕甘宁边区第一个文艺组织——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延安成立。当年的9月22日,团长丁玲率领全体文艺战士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由于条件所限,当时只能采用秦腔等古典戏剧的形式,来反映火热的斗争生活。同年淞沪会战爆发、上海失守,电影界的进步人士纷纷到内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1日,根据地的第一部电影《延安与八路军》在黄帝陵开拍。
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从1937年以后,延安集中了大量的抗战文艺青年,在这里非常活跃,因此延安成为了诗的山城,歌的山城,当时的文艺作品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民众剧团是当时延安最大的艺术团体,《中国魂》、《血泪仇》等都是当年该团为抗战所创作的经典剧目。当时毛泽东主席亲自拿出《论持久战》的三百大洋稿费支持民众剧团,贺龙把缴获的日本战刀送给剧团做道具,彭德怀把望远镜赠送给剧团,极大地鼓舞了该团战士。而在众多的抗战文艺作品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创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而整个创作的时间仅用了六天,可以说在这六天六夜里,冼星海是彻夜未眠,困了呢就自制一杯咖啡,其实这个咖啡啊,是用黑豆磨成了粉,冲了一杯白开水。
1939年4月10日,《黄河大合唱》由抗战演剧三队和鲁艺联合公演,它犹如中华民族的一声怒吼、气势磅礴,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的抗战决心。除了《黄河大合唱》,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也以激昂的旋律传唱陕甘宁、响彻根据地。与此同时,《文艺战线》、《战地》等抗战宣传刊物、杂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当时在抗战时期,我们共产党有两支部队,一支部队叫什么,叫枪杆子,一支部队叫笔杆子,我们党非常重视笔杆子作用。
抗战期间,发生了至今仍对文化艺术界影响深远的里程碑事件,那就是1942年5月2日至23日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做斗争。1943年春,以《兄妹开荒》为代表的新秧歌剧在延安演出,1944年5月新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30余场,受到热烈欢迎,成为当时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把工农兵作为自己文艺所创作的主角,来进行刻划,来进行塑造,延安文艺在抗战时期,来呼唤全民抗战这个方面,它的确起到了鼓舞人心、召唤人心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