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对鄂豫边区军民团结抗日,充满敬意,寄以深厚的同情,是第一位访闯鄂豫区的外国记者。”
一九四O年初,正值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反共,限共、溶共等反共政策,连续锻浩了竹沟、乎江等惨案,还到处造谣诬蔑我军”不执行军令”、“游而不击”、 “搞封建割据”等等。史沫特莱本着“百闻不如一见斗的想法,由皖南新四军军部经非蒋嫡系部队如桂军、川军、西北军辗转来到鄂豫边Ⅸ,进行实地考察,用耳闻目睹的事实,向全世界介绍边区抗战的真象。“史沫特莱之所以决定要返回游击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的主要兴趣从来不在于报道各种战斗的细节。她的真正课题是革命。不是抽象的革命,而是那种普普通通的群众正在经历和体验的革命”。在访问中,史沫特莱被边区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荣誉感和抗战到底的决心所感动,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给予热情赞扬。
“史沫特莱战地报道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她对妇女的关心。"这也是她在鄂豫边区访问的重要内容。(一)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边送妇女运动开展的情况,赞扬妇女的功绩。
一是注意听鄂豫边区党委负责人介绍妇女运动的情况。一九四O年春,在京山县八字门,史沫特莱访问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和区党委的领导同志。边区党委陈少+敏、杨学诚、夏忠武同志在胡家湾一间瓦房里会见了她,并同她进行 了座谈。座谈中,陈少敏同志代表区党委向她介绍了鄂豫边区抗战的情况以及开展妇女解放运动,发动、织织妇女参加抗战的一些情况。“史沫特莱对陈少敏的讲话非常感兴趣,长时间注视着大姐,细心听着安娥的翻译,作着记录。
二是注意联系妇女干部和群众,乐于参加妇女的活动。一九四O年初春的一个上午,鄂中妇女抗日服务队为史沫特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欢迎会。王瑞华同志对这次会议印象很深。她回忆,会场设在京山县水漾泉李家祠堂里,她们把几张破桌子和板凳摆好,把地面打扫得千干净净,又烧了一些白开水,弄来农村吃饭的土碗当茶杯。从山上采来一些松柏枝条和野草山花摆在桌上,会场显得生气盎然。
服务队的同意,列队鼓掌欢迎,史沫特莱笑眯眯地向大家挥手致意。走进会场后,她们让史沫特莱和翻译安娥坐在会议桌上首,服务队员有的坐有的站,围在一起。史沫特莱看见抗日.根据地的妇女济济一堂,感到特别高兴。
会议开始后,苏菲同志代表妇女抗日服务队致了欢迎词,史沫特莱也作了简短的即席答辞,接着举行座谈。根据史沫特莱的要求,妇女服务队的同志介绍了鄂中妇女运动的情况:当时鄂中各地普遍成立了妇女救国会,身受重重压迫的妇女,打烂封建伽锁,纷纷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妇女们送儿子,送丈夫上前线或参加新四军或参加地方抗日游击队,为前方将士制荤衣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活动,妇女解放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座谈中,史沫特莱不仅认真听,而且不时插话提问,或者赞扬鄂中妇女的贡献。会议开得很热烈活跃;会中安娥唱了《渔光曲》,史沫特莱和妇女服务队员一起轻轻拍手,为安娥打拍子。接着服务队员也唱了《丈夫去当兵》、《军民要合作》、《送棉衣》等妇女抗战歌曲。妇女团结抗日的歌声,在八字门的青山绿水间回荡,显示了中外妇女团结抗战的决心。
欢迎会快要结束时,本地农村出身参加革命的服务队员陈楚英,代表根据地妇女向吏沫特莱送了礼物。陈楚英,三十岁左右,朴实大方,精神焕发,体现了农村抗日根据地妇女的精神风貌。她端着一付木盘子,里面放着一双土布鞋和一些土特产品,送给史沫特莱。这时,史沫特莱一面接过礼物,一面激动地说: “高兴"! “胜利”!的简单汉语,表示对鄂中妇女的感谢和赞扬。
一九四O年三月八日,在京山县八字门召开了鄂豫边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到会代表一百多人,有做妇女工作的干部,也有区乡选出的妇女抗日积极分子代表。会场布置得很隆重。这次妇女代表大会主要是选举产生鄂豫边区妇女救国总会。陈少敏同志邀请史沫特莱参加了这次会议。后来,史沫特莱曾报道说: “游击队的妇女工作的领导者一一其中一位被人们尊称为‘陈大姐’,也通知我说,她们正在召开来自敌后十一个地区的妇女会议,希望我去谈谈国际妇女运动和中国妇女在战争中的成就,当然,我也被要求对她们进行‘指导’。”
免责申明:上传内容未经对证核实,本站只提供传播途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立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