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剧作者协会和上海戏剧联谊社发起组织成立了13支救亡演剧队,根据周恩来关于“把大部分救亡演剧队设法组织出发到内地去作爱国抗战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各个演剧队先后从上海出发,奔赴祖国各地,加入抗日救亡的队伍中。演剧队在全国各地的演剧宣传,成了抗战初期重要的民众动员方式。
沸腾的蓬莱大戏院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在文化人士荟萃的上海,民众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一·二八”事变之后,文艺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作了诸多关于抗日救亡的剧作。1936年年初,左翼戏剧家联盟解散,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上海一部分剧作者发起成立了上海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在这决定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关键时刻,全国的文艺工作者都自觉站到民族总动员的行列中,以文艺为武器,积极响应和配合抗战。
7月9日,郑振铎、洪深、胡愈之、叶灵凤、应云卫、胡仲持等140余人聚会,决议组织文化界救国团体,电请前线将士力保国土,并公推洪深、胡愈之等 19人为文化界救国团体筹备委员。
15日,上海剧作者协会在卡尔登戏院(今长江剧场,黄河路21号)召开全体会议。会上,中共地下党员夏衍提出建议:把1936年成立的上海剧作者协会加以扩大为全国性的,并更名为中国剧作者协会。这个建议得到全体会员的一致同意。同时,在这次会议上,也通过了一项决议案:由到会的全体会员集体创作一个三幕剧,剧目定名为《保卫芦沟桥》。会后,协会的成员们就立即着手准备《保卫芦沟桥》剧目的创作及演出事宜。
27日,郭沫若自日本回国,抵达上海。8月4日,他在看了《保卫芦沟桥》的剧本后,难抑激动,挥笔题词:“芦沟桥已经失掉了,我们依然要保卫芦沟桥。芦沟桥,它是不应失掉,在我们精神中的芦沟桥,那永远是我们的墓表,芦沟桥虽然失掉了,我们依然要保卫芦沟桥。”郭沫若的诗句,不仅是其内心的真实写照,更激励着正在日夜排练的全体演职人员。
8月7日,《保卫芦沟桥》在蓬莱大戏院(今上海学前街111号)首演。该剧是抗日宣传剧,票价便宜,一律二角。据当时任前台主任一职的王惕予回忆说:“蓬莱大戏院有七百个左右的座位,卖满座时,每场可得一百四十元左右,我们一天演三场甚至四场。”他留存了每天的售票记录:“八月七日收三百五十四元,八月八日五百五十一元二角,八月九日三百七十元四角,八月十日三百一十八元八角。”从这几天的收入情况可以看出,观众对于观看演剧之热情和对祖国命运的时刻关心。
当时,《申报》从 8 月 4 日开始一直到 8 月 13 日连续 10 天,每天都登有关《保卫芦沟桥》上演的广告。该剧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歌颂了英勇抵抗日军的卢沟桥军民,展示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成了抗战爆发后第一出反映抗日的话剧。
再见吧,上海
日本侵略者为了迫使国民政府尽快屈服和投降,于8月13日向上海中国驻军发起进攻。“八一三”的炮声响起后,《保卫芦沟桥》被迫停止演出,上海成为抗日的前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率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淞沪抗战开始。
8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上海影剧界和影剧爱好者在卡尔登剧院召开了大会,当场通过组织成立13个上海救亡演剧队的决议。
由于当时紧张的战争形势,容不得上海戏剧工作者多想,救亡演剧一队首先组成。队长是马彦祥,副队长是袁牧之,后来因为袁牧之另有任务,便改任宋之的担任副队长一职。演剧一队成立的第一天,便“约法三章”:
(1)三个月为一期。三个月内不添人谁也不离队。
(2)队员一专多能,务要人人得用。演戏、唱歌、灯光效果、舞台管理等人人都要搞。
(3)因经济困难,每人一天发一毛钱伙食费,其余全靠募捐。
由于当时出发急促,许多队员只是很简单地安排一下家属。如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副队长宋之的夫妇,将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宋之的给孩子取名赐儿),托给一个女佣人送到苏州乡下抚养。一队队员邸力把孩子启扬交给亲友照管,当邸力再见到启扬的时候,已经是12年后的1949年了。而宋之的夫妇的赐儿,却在战乱中失踪了。
上海救亡演剧队一经成立后,就开始做出发的准备,其中队员有陈波儿、袁牧之、崔嵬、程默、邸力、丁里、方殷、贺绿汀、黄文、李丽莲、李农、刘白羽、马英全、聂绀弩、欧阳山尊、潘奇、塞克、王光鼎、王贵、王苹、王震之、王余杞等。1937 年 8 月 22 日,一队从上海出发,当天晚上到了南京,9 月下旬到达开封,10 月中旬抵洛阳,10 月底到西安,12 月下旬到了临汾——这是党在西安的办事处。1938 年 1 月,一队离开临汾,继续北上,来到洪洞县境内的马牧。1938 年年初,演剧一队抵达延安。
在得知马彦祥、宋之的、袁牧之等组织一队后,洪深便与金山、王莹商量组织救亡演剧队第二队。洪深回忆说:“那时采的是吴用取生辰纲的原则,认为人多去不得,人少也去不得,务要人人得用。我和金山分工,金山管找人,我管对外和经济。”当时各个队员分工明确,人尽其用,充分发挥各个队员的才能。
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出发时也决定了几个原则:
(1)移动中各人自己管行李。
(2)对外只有团体行动无个人行动。
(3)拒绝一切宴会。
(4)演戏不卖票,生活自筹。
二队洪深为队长,副队长为金山、田方,从上海出发时有14个人:冼星海、黄治、张季纯、田烈、贺路、邹雷、金子坚、白露、王莹、欧阳红缨、熊塞声等。出发时队员宣读誓词:“我们十四人同生共死,为中华民族解放,誓死不屈!”队旗是郭沫若先生亲手写的。
之后,各队陆续成立,除第九队因故未能组建,第十队和第十二队留沪工作外,其他各队在短短的几天内,完成准备工作,陆续从上海出发,奔赴全国各地。救亡演剧队从上海出发深入内地、前线、农村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将抗日救亡的种子洒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是演出队,更是宣传队
演剧队不仅是演出队,还是宣传队,也是工作队。上海救亡演剧队自 8 月下旬起,陆续从上海出发,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省,在演剧队存在的一年时间里,共有200多名文艺骨干先后加入演剧队。这一时期,话剧得到极大的发展,街头剧、活报剧、广场剧、田间剧等戏剧形式都被演剧队队员们所尝试,获得了新的活力。队员们的工作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演剧,同时还结合演讲、唱歌、座谈会、壁报、播音、街头宣传、田埂宣传、街头杂耍、家庭访问、团体访问、慰劳伤兵、调查户口、出特刊等多种形式,大大密切了队员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演剧队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打破了地域、语言、阶层的隔阂,艺术真正成为唤起大众、组织大众的武器。以在抗战时期蜚声各地的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为例,它是 1931 年陈鲤庭原作,章泯导演,主要讲述的是东北沦陷后,逃亡的父女在街头以卖艺为生,当饥寒交迫的女儿无法表演时,父亲却依旧挥鞭逼迫,这时青年工人大声呵斥:“放下你的鞭子!”在不同的演出中,为了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个剧目经常被演剧者改编,故事基本框架不变,根据演剧队所到之地,被改名为“逃难到 ××”;而这对逃亡的父女可以来自东北,也可以是华北,或者任何一个已经沦陷的国土,这样就激发了民众对于“家乡”“国土”的情感。并且演出场所也不固定,或是剧院,抑或是田野街头,甚至是在“移动的车上”。演剧队创造的这种“流动”的形式,能够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为演剧服务,引发民众的认同感。
演剧队也是人才培养的学校,各队队员刚加入演剧队的时候,在 20 岁左右,经过队中一年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在表演技巧、工作方式等方面越来越成熟。虽然,演剧队在 1938 年 7 月底,各队出现了分流,队员有了不同的归宿。但是,队员们始终牢记着“演剧队精神”,在之后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的田汉,曾这样评价戏剧在抗战时期所起到的作用:“中国自有戏剧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起过这样伟大的显著的作用。抗战以前,戏剧尽了推动抗战的作用。抗战开始以后,戏剧尽了支持抗战、鼓动抗战的作用。”流动演剧中的戏剧工作者,以唇为枪、以舌为剑,将舞台变成了战场。悲壮的抗战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与努力的结果,其中就包括这些舍生取义、流血流汗的救亡演剧队队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