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抗战,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而悲壮的篇章,它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中国佛教界高举抗战的旗帜,以复兴中国、复兴佛教为目标,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业绩。我认为,这其中有三点意义最为突出:
第一,树立“救国亦是救教、救教必须救国”的信念,与国人一起共赴国难■
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东北,以灭亡中国为目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战成为全民族的事业。中国佛教界是最先觉悟的群体之一,自觉地将佛教事业与民族救亡联系在一起,许多高僧大德利用教职身份,号召僧众投身抗战,他们明确指出“佛教徒也是国民一份子,要尽国民的天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像太虚大师,从1931年到1945年,先后发表20多篇抗战宣言、演讲和文章,发出了“降魔救世、抗战建国”的号召;像弘一法师,发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殉教应流血”的呐喊。在祖国遭受劫难、命悬一线的紧急关头,广大僧众组织救护队、伤兵慰劳队等,有人甚至“脱下袈裟着战袍”!
漫漫抗战路,壮哉爱国情。中国佛教界以菩萨大悲、大无畏之神力,投身救亡的洪流中,将民族的危难化为绝地反击、奋发图强的号角,其救国、救世、救教、救人的举动,始终是抗日战场上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第二,站在佛教立场上从事救亡,组织国际佛教界的统一战线■
日本佛教界辅助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活动,他们大肆鼓吹“日本文化代表佛教,中国文化代表儒教,中国政府是破坏佛教的”。他们在中国各地设立寺院、护教所,建立其他各种佛教组织,把侵华战争说成是弘扬佛教的“圣战”,妄图通过宗教蚕食中国,达到文化侵华的目的。
中国佛教界为挫败日本人的罪恶用心,积极开展佛教外交,争取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通过国际性的宗教组织,联合各国民众,扩大反侵略斗争。1939年9月,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中国佛教访问团”前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南亚国家,朝拜佛教圣地,拜访佛教领袖,阐扬中国佛教徒跟国人一道同仇敌忾、团结抗战,所到之处,将日本污蔑中国已无佛教的恶言彻底粉碎。1940年10月,乐观法师创建“中国佛教国际步行宣传队”,赴缅甸等地宣传抗日,他在临行前发布的《宣言》中写道:我们是站在佛教立场从事救亡工作的一群,抱定最大的牺牲,为国为教雪耻!要展开佛教反侵略的旗帜,在国际上与敌人做长期的战斗,这是我们的志行,这是我们的怀抱,为祖国的自由解放而奋斗!
中国佛教界的这两次外交活动是中国佛教外交史上的壮举,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与同情,其外交成果也为战后中印、中缅等国际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第三,弘扬佛教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始终伴随着对中国文化的摧残和灭绝。中国佛教界以延续和升华佛教文化为使命,自觉坚守在文化救亡和佛教救亡的战线上,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创造了新的辉煌。
历史证明,学术文化的兴衰,对民族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932年8月,太虚大师创建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其宗旨是:研究、沟通汉藏佛教之教理,奠定复兴中国佛教之基石。汉藏教理院邀请许多藏区的高僧大德到学院任教,将藏传佛教文化介绍到内地,使内地能够了解、研究藏传佛教意义。1937年10月,喜饶嘉措大师到学院讲解西藏各宗教流派及教义,太虚大师在致欢迎词中说:汉藏教理院的工作,就是沟通汉藏教理。要做到汉藏教理互通,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翻译汉藏教典、互通有无。汉藏教理的彻底沟通,是沟通汉藏两民族文化和感情的思想基础。汉藏教理院的创办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为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增进汉藏民族感情、共同抵御外敌入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三点,就是我对“中国佛教界爱国抗战”这段历史的一个基本总结。这段历史非常有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大力宣传。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本文系作者在“中国佛教界爱国抗战事迹巡展”新闻发布会暨首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报 》2015年9月28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