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八路军抗战 > 各地八路军办事处 > 八路军驻沪办事处 > 内容正文

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平凡小楼 抗战心脏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9-27 15:55:06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公开成立。

   面朝川流不息的延安高架,背靠市井气息浓厚的大沽路,东面则是“城市绿肺”延中绿地,延安中路504号“多福里”就位于这闹中取静、高楼大厦与低矮平房交错之处。“多福里”21号,一栋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二楼二底的普通房屋,但在78年前的抗战之际,这栋房子发挥过非凡作用:这里曾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简称“八办”)旧址。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和组织基础得到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发展。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不久,“八办”公开成立。当时,“多福里”21号楼内以普通的家庭形式布置。底楼东厢房用作会客室,二楼厢房是李克农、赵瑛夫妇的卧室,他们离开后由刘少文居住,二楼的后楼是电报发报员兼译电员朱志良的宿舍。

   在“八办”,中共办事处人员和宋庆龄、沈钧儒、郭沫若等各阶层爱国进步人士、各界抗日救亡团体领袖广泛接触,共商团结抗日大计。上海沦陷前,“八办”还根据中央指示,全面安排上层民主人士的撤退。“八办”还十分重视宣传,出版各种刊物、小册子和其他宣传品,如《解放》周刊、《文献》月刊等,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分析形势,鼓舞士气。

   组织联系上海郊县抗日武装,向根据地输送人员、物资器材及情报等也是“八办”的重要工作。1938年下半年,“八办”和中共江苏省委以各界救亡协会等名义,先后开展了“节约献金”、“劝募寒衣”和“节约救难”运动; 次年又发动义卖义演,这些活动筹集了大量钱款和越冬物资,仅学生界就劝募了10万件棉背心。“八办”还筹集了大批枪械、药品、布匹、胶鞋等军需物品。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八办”公开机关被迫撤消,转入地下。1939年底,新四军执行向东作战方针,相继开辟了江南和苏北抗日根据地,“八办”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奉命撤销。

   1962年,“多福里”21号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栋有着不平凡历史的房子是居民住宅,7户人家住在这里,尚未对外开放。住在底楼的毛照颖老人尽管已92岁,但精神很好,耳聪目明。他告诉记者,他在这栋房子里已住了30多年,最近常有人来敲门,要求拍摄屋门口“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旧址”的铭牌:“日军打过来的时候,我才十多岁,只记得跟大人四处逃难。如今国家富强了,那段历史不能忘记,年轻人要自强不息,珍惜和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