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936年,经苏联斡旋,中国共产党和盛世才建立合作关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于民国26年(1937)进入新疆,称“新兵营”。红军改称八路军后,于同年10月,在新疆设八路军办事处。“新兵营”和八路军办事处,在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的领导下,分别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和从事统一战线工作。“新兵营”大部于民国29年(1940)去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留下继续学习的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人员,后来被盛世才关押,有的被杀害,幸存者经中共中央营救,于民国35年(1946)回到延安。
“新兵营”
中国工农红军组成的西路军左支队,在程世才、李先念等领导下,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团电令,沿祁连山西进。经浴血奋战,于民国26年(1937)4月底,陆续辗转来到新疆的星星峡,这时还有400余人,受到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边务处驻星星峡办事处的接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化名施平)及滕代远(化名李广)、冯铉、段子俊、李春田等5人,奉命于民国26年(1937)4月下旬从莫斯科到达迪化,接应西路军左支队。在苏联帮助下,盛世才同意红军进疆,并派数十辆汽车随陈云等去接西路军左支队余部。5月1日至星星峡,7日接西路军左支队余部官兵到达迪化,盛世才和苏联顾问亲到盐湖迎见。西路军余部到迪化后,住在西公园旁,7月间迁至东门外省军教导团营房(今五星路,1962年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将其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盛世才的要求,陈云决定西路军余部对外称“新疆督办公署新兵营”。红军指战员换穿盛世才部队的藏青色军服,戴青天白日帽徽,盛世才按新疆部队标准承担“新兵营”全部供给。
“新兵营”由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领导(首任代表陈云),7月间进行组织整顿,西路军工委继续保留,成立总队部(后又改称总支队部),下编4个大队,总队长杨秀坤、政委刘庆南,总支书记喻同今(又名喻新华),参谋长饶子健,政治处主任姚运良。另编干部队,直属工委领导。12月,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郭天民、曾传六等西路军工委主要领导人,奉命去延安。次年春,“新兵营”领导成员又作调整,由饶子健任总队长,姚运良任政委,苏进任参谋长,喻同今仍任总支书记。同时撤销干部队,第一、二大队合并。
民国26年(1937)底,经中共中央同意,先后从“新兵营”抽调20多人到新疆军政部门任职。其中有:黄火青(黄民孚)任“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汪小川(汪啸春)任《新疆日报》社副社长;胡鉴(胡民章、胡东)任蒲犁边卡大队(500余人)中校大队长。到省军中工作的还有周纯麟、曾玉良、赵海丰、谭庆荣、刘西屏、谷志远等。胡鉴任边卡大队长后,对所属边防哨卡进行整顿,依靠和团结少数民族的优秀官兵,加强巡逻,击退入侵的武装匪徒,抓捕走私贩毒的外国商队,将支持叛乱、进行间谍活动的英国驻蒲犁代办处人员驱逐出境。
民国28年(1939)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兵营”撤至延安。经盛世才同重庆国民政府反复交涉,军令部12月1日批复:“……业奉呈何部长转委员长核定,准该部徒手遣送归队……”。“新兵营”共360人,分批离新。第一批329人,于民国29年(1940)1月11日分乘卡车出发,盛世才派参议丁宝珍护送,2月7日抵达延安。其余人员分别于2月、7月离新去延安。“新兵营”在新疆期间,遵照中共中央决定,利用新疆的有利条件学习军事技术。派驻新疆的中共代表陈云以及后来的邓发(化名方林)、陈潭秋(化名徐杰),都把组织“新兵营”学习作为主要任务亲自管。“新兵营”先以半年时间进行文化学习,尔后学习陆军专业兵种技术,并选调人员到盛世才的航空队学习飞行、机械技术。其学习的基本情况是:
一、学习陆军兵种专业技术
民国26年(1937)冬,陈云提出请盛世才和苏联教官帮助“新兵营”学习、掌握现代武器装备,得到苏联总顾问巴宁中将的支持和盛世才的同意。“新兵营”于是年底至次年初,先后转入汽车、坦克、装甲车、火炮等专业技术学习。由于人多器材少,采取:讲解理论时,把教官请到“新兵营”上课;实际操练时,到盛世才的汽车、装甲车、炮兵教练场。经过近两年学习,上述专业的驾驶、修理、射击技术和战术都取得良好成绩。民国27年(1938)春,至次年春又抽调10多人到军医学校和兽医学校学习。“新兵营”自己还开办两期无线电训练班,边学文化,边学技术,共培训40余名报务人员。除学习现代技术外,还进行步兵技术、战术训练,由苏进、吉合任教官。民国28年(1939),组织了一次野营训练,历时近3个月。野营期间曾与盛世才的步、骑、炮、装部队和空军进行联合演习。野营地点在迪化附近的八家户,训练内容有:行军,与敌遭遇,从班到营的进攻、防御以及对抗演习。是年夏,党代表邓发从延安带来毛泽东给“新兵营”的亲笔信:“希望你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将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二、学习空军飞行、机械技术
民国26年(1937),陈云同盛世才达成协议,新疆为中国共产党培养航空技术人才。随后从“新兵营”选出25人,陈云回延安后从延安抗大、摩托学校选送19人(内一人因身体不合格,未参加学习),到新疆督署航空队学习。邓发给去航空队的学员明确规定:航空队支部由中共驻新疆代表直接领导,党支部不公开,支部大会到党代表处开,个人一律使用化名。
学航空的学员来自红军各部队,为使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有人学飞行、学机械,党代表邓发精心编制两个班的学员名单。飞行班25人,机械班18人。民国27年(1938)3月3日,省军航空队第三期飞行班、第二期机械班同时开学。
航空队的中共学员,为学好技术,团结教官,勤学苦练,互帮互学。飞机少,练习器材不足,他们就用土办法练习。机械班按期于民国28年(1939)11月毕业,分配在各飞行中队任机械员。飞行班是年夏有24人通过初、中级教练机全部单飞科目。
民国28、29年(1939、1940),周恩来往返苏联经迪化时,曾在“新兵营”接见在航空队学习的学员代表,询问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周恩来说:陈云同志作了件好事,将来建设空军,有骨干、有种子了。还赞扬从各方面军选人学航空的做法,并指示把航空队党支部改名为“学习生活指导委员会”,以便能公开进行一些活动。
民国29年(1940)夏,盛世才将训练中共飞行员的飞机调走,飞行训练中止。次年初复飞,进行编队飞行和轰炸、打靶等训练。是年秋,按教学大纲学员们完成4个机种的所有科目,平均每人飞300小时、1000个起落,能升空担任战斗任务,可以毕业。为巩固飞行成果,进一步提高技术,学员们要求推迟毕业。民国31年(1942)4月,飞行班正式毕业,共21人,都留在航空队。机械班学员经过几年实践,已熟练掌握4个机种的机务维护工作。
民国31年(1942),盛世才反苏反共的面目公开化,于7月10日命令正在高家户机场飞行的学员返回迪化,立即离开航空队。17日,这些学员被软禁于督办公署后院教导连驻地,与党组织中断联系。学员们几次派人潜出,都未找到党组织。翌年2月被转移至刘(文龙)公馆,民国33年(1944)11月被关进迪化第二监狱。
八路军办事处
民国26年(1937)10月,中共中央为加强同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使新疆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保持国际交通线的畅通,经盛世才同意后,在迪化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任主任。11月间,按照盛世才的意见,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不公开挂牌,对外称第三招待所。办事处由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负总责。滕代远12月回延安后,党代表即是八路军办事处主任。
八路军办事处最初设在督办公署西大楼,后迁至南梁(今乌鲁木齐市胜利路二巷一号,现为纪念馆)。党代表、八路军办事处主任邓发(1937年11月至1939年6月)、陈潭秋(1939年6月至1942年9月)在八路军办事处居住和办公。另外还有两处地方也属八路军办事处,一是新房子,是党代表同在盛世才政府、军队中工作的人联系的地方;一是羊毛湖,是病残干部休养的地方。
八路军办事处成立后,负责航空队学员的政治思想工作,通过“反帝会”、《新疆日报》宣传抗日和党的政策;保持与盛世才的统一战线关系,帮助盛世才执行六大政策,巩固抗战后方和国际交通线畅通;接待往返于延安与苏联莫斯科的人员,安置病残人员疗养;对留新疆工作、学习、休养的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当国内外形势发生不利于共产党的变化时,转送在新疆的干部和进步人士回延安。八路军办事处还奉命多次购买和转运在陕甘宁边区难以买到的物品,转运苏联、新疆援助八路军抗日的军火及其他军需品。
新疆边防督办公署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有苏联军车五辆,载纸张、白糖、步枪15箱,子弹31箱交八路军办事处收转”。“二十七年二月十六日,有军车16辆,全系步枪、轻机枪、炮弹、手榴弹等,另有通讯器材一车,押车士兵21人到迪化折回(苏联)”。“二十七年五月三十日,苏俄军车25辆,装武器、弹药、货物、食品等交八路军办事处转。”民国26年(1937)12月,邓发用募捐来的200多万新疆币购买一批药品与其它物资送往延安。民国28年(1939)春,在八路军办事处成立航空训练班,进行航空理论教育,学员有从苏联学航空回来的,有从延安调来的,共13人。次年7月,航空班停办,全体学员回延安。
民国31年(1942)9月,盛世才逮捕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完全破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关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