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八路军抗战 > 各地八路军办事处 > 八路军驻贵阳交通站 > 内容正文

不忘初心·红色贵阳 | 闹市区里的“八路军贵阳办事处”
来源:贵视网   2025-05-27 15:37:26

  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旧址坐落于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沿着民生路街口往里走约百余米,在一家店铺旁拐进去,就会看到一米多宽的小巷里有一个老院落,院落门前“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旧址”的石匾,显示着它不寻常的过去。

  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允许中共在国统区设立公开军事机构的条件,派原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袁超俊率领一批人员,到贵阳设立交通站。1938年底,袁超俊等人在黄齐生和达德学校校长曾俊侯等人的协助下,开始筹设交通站的工作。

  1939年1月3日,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正式挂牌成立。交通站暂借达德学校独狮子(今醒狮路)男中部教室办公,交通站由袁超俊站长负责。袁超俊应黄齐生先生要求,曾到疏散至摆郎乡的达德学校去给师生讲述过抗战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交通站不断将中共中央的文件和机关刊物《解放》《群众》等运到贵阳,交由中共贵州省工委组织散发,还运入了一批由苏联外文出版社用中文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书籍。

  办事处主任 袁超俊

  交通站建立不久,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部分领导人的家属从桂林撤退到贵阳,他们中有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博古的女儿秦新华以及李克农的父母、岳母、弟侄等,共20余人。这些领导人的家属直到1940年秋才陆续离开贵阳,前往重庆。办事处还接待过叶剑英、李克农、李涛等人。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人胡光(胡志明)常搭乘八路军安排的军车,往来于重庆、桂林、昆明间,联系越南国内党组织发展事宜。胡光住宿贵阳交通站内,交通站多次协助解决他和其他越南同志的交通费用。

  1939年上半年,交通站及时地将从武汉、长沙、衡阳、桂林等地撤退下来的物资、档案材料以及由越南方面运来的药品、武器和其他物资分别转运到西安和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1939年7至8月,交通站转运了八路军的150多车各种战略物资和生活用品,还转运了宋庆龄、何香凝、廖承志等从香港和国外华侨中募捐来的大批药品、医疗器材、救济难民的衣物、毛毯,救济儿童的衣物以及无线电通信器材等。在1939年至1940年间,交通站曾物色和动员了一些医务人员、进步青年到抗日根据地。其中包括医生李志中、沈元晖夫妇和鲁中俊、解崇璋等,从贵阳去到解放区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交通站同时还担负了组织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归国参加抗战的华侨,把他们组成运输队,完成中国共产党交给的运输物资的任务。

  1941年1月22日,八路军贵阳交通站被国民党查封。在这段时间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1年5月,经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办事处旧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办事处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