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在1936年至1946年,历经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简称“西办”)三个历史阶段,先后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建立秘密交通站,开展隐蔽战线斗争,营救失散红军战士,开展民族救亡运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进统一战线形成,输送培养爱国青年,保护中转抗日将领,采购运输边区物资,筹措转运抗战经费,坚守红色革命堡垒”等多项任务。
秘密交通站
1936年初,党中央为了解决红军奇缺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供应问题,派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在全国各大城市秘密设法购买。周恩来指示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中共代表刘鼎设法在西安建立交通站。经美国友人史沫特莱女士的介绍,刘鼎从上海请来德国共产党人温奇·冯海伯牙医博士,并用200块银元租下了七贤庄一号院,门口挂起了“德国牙科博士冯海伯诊所”的铜牌,以此作掩护设立了党的“秘密交通站”。
秘密交通站为陕北苏区秘密接收和转运了大量医疗器械和药品,转送中共一批批重要干部去陕北或由陕北转赴全国各地工作,还安装了一部电台,把中共中央设在保安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的广播,转播到东南沿海、西南边陲乃至苏联,对全国各地收听“红中社”消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军联络处
1936年12月12日凌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12月17日,应张学良、杨虎城邀请,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李克农等中共代表飞抵西安,来到七贤庄。当晚,张学良考虑到中共代表的安全,将周恩来等人接到了金家巷5号院的张学良公馆。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为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周恩来等通过与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各方人士进行多次谈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2月,中共代表迁至七贤庄一号,正式设立“红军联络处”(又称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红军联络处由叶剑英总负责,秘书长先后由李克农、张文彬、李涛担任。红军联络处在协调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的行动,稳定事变后西安局势,保证陕北苏区和红军的后勤物资,营救红西路军将士回归革命队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倡导和维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联络处随之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中共驻陕代表先后由林伯渠、董必武担任。办事处处长在中共驻陕代表领导下主持日常工作,先后由伍云甫、周子健担任。
围绕维护和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途经西安时,经常与陕西当局上层人士频繁接触。中共驻陕代表林伯渠为做好统战工作,经常和一些上层人士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这些人为中共合作共同抗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西办”工作人员经常向各界群众演讲、讲课、演出,把西安20多个救亡团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还设立了《解放》周刊分销处,发行党的书刊,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为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领取、采买、运输物资是“西办”又一项重要任务。1937年4月,中央派红军供给部部长叶季壮到西安,租赁七贤庄四号院成立了“采办委员会”,采买延安和红军所需要的各类物资。1937年8月,“西办”成立后,“采办委员会”改为经理科。“西办”还成立了汽车队、大车队,并在虢镇、长武、西安北关等地建立仓库以存储和中转物资,采买的物资涉及被服、医疗器械、通讯器材、工业原料及生活用品等,为发展边区的工农业、支援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被誉为“红色桥梁”的“西办”还承担了接送过往人员、为延安各院校招收青年学生的任务。过往留驻“西办”的中共中央领导干部较多,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及其他一些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领导人多次路过西安。一些国际友人如斯诺夫妇、史沫特莱、白求恩等来到中国,从“西办”前往延安。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了爱国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据办事处193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记载:“延安的学生一万余人,差不多都是经西安北上的,据当年前4个月的统计,经办事处去延安的进步青年就有2288人。”(作者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