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书法字画 > 内容正文

刘书军《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组图)
来源:网易新闻   2015-10-27 14:27:30




刘书军八路军一 一五师入鲁298cm×440cm  2013年

   刘书军简介

  刘书军,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美术馆专职画家。定格在画纸上的历史瞬间——《八路军一 一五师入鲁》创作谈刘书军

  2011年,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这个选题。

  一一五师挺进山东这一历史事件在山东乃至全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38年徐州会战以后,在山东的日伪军队、国民党顽固派和土匪各霸一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山东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起义部队尚缺乏抗战经验,武器装备也很落后,若要在山东独立负担起抗战的责任,建立起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就迫切需要一支主力部队进入山东作为领导抗战的骨干力量。1939年3月,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罗荣桓、陈光率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山东,坚持平原游击战,经过几次战斗,迅速打开了局面,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寇的多次“扫荡”,创建了鲁南、湖西、鲁西等几个新的抗日根据地,打开了山东抗战的新局面,给当地百姓和抗日政府带来了希望。经过几年的奋战,一一五师在山东胜利完成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略任务。这便是我选择该题材的重要原因。此外,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让我即使在脱下军装多少年的今天,也依然满怀赤诚,军魂永存,一直想要再画一画关于军人、军队题材的历史创作。

  重循历史足迹

  选题确定后,我立刻着手准备收集素材。历史题材的创作要求创作者必须心怀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带着严谨、扎实的态度,全面、细致地进行历史素材的取材,做到广收集、深挖掘、精加工,在充分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厚重、宏阔的历史气息的作品,塑造出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角色。为了收集有关一一五师挺进山东的历史资料,我多次前往北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图片社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仔细查找相关的文字、图片和影像等资料。

  在故土山东取材时,首先要去的地方是莒南县历史文化名镇——大店镇。大店镇早在1940年就已经解放了,是解放最早的地方之一,而且群众爱党爱军的氛围非常浓厚,于是大店镇自然成了当时滨海解放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店镇的庄氏庄园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一五师司令部的长期驻地,这次创作的中心人物罗荣桓就在这里战斗、生活、工作了四年半之久。

  梁山,既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英雄豪杰们的活跃舞台,也是当代一一五师取得梁山歼灭战胜利的发生地。1939年8月,一一五师部队在这里对日伪军进行伏击战斗,在兵力与敌相等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缴获野炮2门,步兵炮1门,机枪15挺,步枪150余支,战马五十余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在走访取材的同时,我也反复研读罗荣桓的传记和临沂的抗战历史记载,为的是更准确地把握这段历史。

  再现历史瞬间

  资料收集完毕后,我满怀信心地开始进行构思、构图,为画面效果考虑,仅草图就起草了数稿,气氛图更是几易其稿、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历史题材创作最讲究刻画出典型形象,即要求创作者从现实素材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心形象,然后经过个人的个性化艺术加工,精炼、概括地创造出中心典型形象。进一步来说,以历史人物为对象的创作就要通过真实的细节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对象,不仅要在形体和透视上做到准确、写实,还要善于营造气氛。烘托出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这次创作的主题内容是表现罗荣桓率一一五师部队在村头与村民相遇,村民们激动得奔走相告,争相来见罗荣桓和部队,罗荣桓仔细倾听老百姓们的倾诉。

  根据当年曾在莒南与罗荣桓工作过的退役军人回忆,罗荣桓经常教导部队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群众,“不管住哪个村庄,年纪大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同年龄的男的就是亲兄弟,女的就是亲姊妹,小孩就是自己的孩子,八路军和老百姓永远是一家人”。经历过那段岁月的村民回忆,一一五师部队的干部和战士没有丝毫的架子,见到谁都点头微笑,经常帮百姓们干活,扫院子,挑水。每当战士外出执行任务,总是把老百姓家里的水缸灌得满满的。这种军纪严明,爱民如子的优良作风,让一一五师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衷心的拥护和爱戴。

  在这次创作中,罗荣桓作为典型形象,与他身旁的两位老人和一个小女孩构成了画面的中心人物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整幅画中体现军民鱼水情深的画眼,要精心刻画塑造。

  小女孩见到罗荣桓,如同见了亲人一般一头扑进他的怀中,紧紧抱住不松手。罗荣桓则双手搭在小女孩的肩膀上,这既是一种安慰的姿态,也暗示出强有力的支撑。罗荣桓身侧站着两位老人,拄着拐棍的老婆婆在士兵的搀扶下,潸然泪下擦拭不止,她身后站的老爷爷,表情凝重悲苦,这两老一少的形象象征着在一一五师到来之前饱受日伪顽匪蹂躏的人民群众,这些老人家们的子女、小孩子的父母亲戚们,有的已经惨死在敌寇枪下,有的则加入到人民抗日武装的队伍中去,对他们而言,罗荣桓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一五师的领导者,更是一种莫大的慰藉和坚定的希望。罗荣桓身后迈着颤巍巍步子蹒跚走过去的盲人老大爷进一步烘托了这种气氛,作为村中最年长者,老人家目睹了敌寇给村子乃至国家带来的巨大不幸,但是一一五师的到来将让盲眼如他也能够感受到胜利的曙光和未来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

  作为中心人物关系的补充和拓展,我在罗荣桓斜下方又安排了一小组人物,表现的是当地抗日民兵向作战参谋介绍敌情的场景。

  在画面的最前方,是一一五师大部队。将行进中的部队作为近景进行刻画,不仅还原了部队入鲁的宏大历史场景,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队伍中战士的形象均予以细致描绘,每个人的容貌、表现出来的个性均无雷同,展现出身经百战的主力部队的风范。这贯穿整幅画面的整齐、有力的队伍犹如一堵钢铁长城,形成不可阻挡的恢弘磅礴之势。

  历经两年多的精心创作,终于完成了这幅《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是为“十艺节”献礼,个人从中也收获颇多,为今后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