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书法字画 > 内容正文

矿工图:东北抗战的苦难血泪史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黄茜   2016-05-11 09:19:03



 矿工图之一——王道乐土,周思聪,177x236cm,宣纸水墨,1983年。



周思聪 矿工图之五——同胞、汉奸和狗 178×318cm 1980年 纸本水墨



周思聪 卢沉 矿工图之六——遗孤



周思聪 矿工图之三——人间地狱
 
  7月29日,“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于北京画院启幕。周思聪、卢沉先生的家属捐赠给北京画院的《矿工图》组画、手稿及文献共计53件作品悉数亮相,首次还原《矿工图》组画从构思、素材搜集到提炼为创作的珍贵过程。《矿工图》组画被誉为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揭露侵略罪恶,为人民苦难控诉的力作。其作者周思聪、卢沉夫妇为二十世纪后半页著名中国画家。周思聪、卢沉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得到蒋兆和、李可染、叶浅予等名师亲炙。

  以东北煤矿为原型

  《矿工图》最早于1966年由卢沉构思立意,以东北沦陷时期的矿工苦难血泪史为创作主线。这套组画以反映中国普通的劳苦大众《背井离乡》为起点,以人民的抗争胜利,《当家做主》为结尾。不过,由于构思挖掘得不够深入,这组图并没有继续进行下去。

  “文革”结束后,周思聪、卢沉决定重新构思创作《矿工图》。1980年,夫妇二人结伴奔赴吉林辽源煤矿写生采风。那里是伪满时期日本军国主义为掠夺我国资源,集中华工苦力最多的煤矿之一,老矿工是感受亡国之痛最深刻的人。周思聪、卢沉在辽源煤矿拜访了幸存下来的老矿工,听他们亲口讲述当年在日军的暴行下的惨痛经历。他们绘制了大量的炭笔速写,捕捉下每一处重要的细节。

  虽然仅仅是搜集资料,这些描绘矿工的肖像速写非常感人,强烈的黑白对比和夸张的造型有些珂勒惠支的意味。它们传递着来自人间底层的消息:贫穷、疲惫、匍匐在地,困惑茫然,受尽剥削。从那些尽量内敛的笔触里,几乎能看到艺术家快速的运笔和悲悯的眼神。

  未完成之作

  《矿工图》组画构思共计九幅,周思聪、卢沉首先合作完成了《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但是在之后不久,卢沉便因患肝病而逐渐退出了《矿工图》组画的进一步创作,周思聪独自完成了《遗孤———矿工图之六》、《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人间地狱———矿工图之三》等三件作品。

  “《矿工图》是卢沉、周思聪人物绘画的代表作,它的艺术语言非常具有现代意义。它的绘画语言是现代的思维和现代的观念创造的,这些画非常动人,有传统的功力,有现代的意识。”著名美术批评家邵大箴告诉南都记者。

  “为了《矿工图》他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长期深入生活,他们在辽源的矿山待了有2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很多写生小稿。在这个基础上,又酝酿和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包括日本画家丸木位里、丸木俊夫妇的《原爆图》的构成法,创作了这些作品。”邵大箴说。

  从1981年到1983年,周思聪、卢沉将全部精力投入创作《矿工图》。这些最后完成的画作与真实到撕扯人心的速写不同,它们精简大气,充满错落的构成美和形式美。然而,1983年周思聪查出了类风湿病,这组画便没能再继续下去。

  曾因“不传统”受争议

  在《矿工图》最初创作出来的时候,举办过一次小型观摩展。邵大箴回忆,当时“说好的,觉得它表现了大悲大爱。说不够好的,认为它离开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远了一些。”

  “其实卢沉对中国画是非常有思考的,不仅思考画的主题内容、人物造型、形象塑造,还考虑艺术语言。周思聪写了篇很短的文章,谈《矿工图》的艺术语言。她说画因为各种不同的需要,发出不同的声音。画《矿工图》能用文人画的笔墨画吗?如果用线,的确是继承了文人画的优秀传统。但她要表现更沉郁庄重的主题,必须用新的形式。”邵大箴说。

  当代水墨的著名画家李津是周、卢二人的学生,谈到《矿工图》组画,李津表示:“他们当时受到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和悲剧意识的影响特别大,他们更喜欢悲剧,不喜欢喜剧。喜欢沉重的东西,不喜欢轻盈的东西,喜欢民族的东西,而不喜欢个人的东西。这和当时受的教育,他们的艺术前辈有关。”

  对话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他们是极少功利的艺术家”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矿工图》组画是周思聪、卢沉两位艺术家合作的产物,你是否知道他们具体的合作方式?

  王明明:他俩关系非常好。卢老师身体不太好,肝出现问题,所以后来退出了这个主题的创作。他俩有不同的特点,周老师实战多于想法,卢老师想法多于实际。卢老师的很多想法实现不了的时候,有可能他就退出了。我印象里,第一张画《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是他们俩共同来画的,后来才是周老师来执笔。卢老师对周老师非常尊重,他们合作一般都让周老师来执笔,因为她的表现力和整个的把握能力比卢老师强,卢老师也承认这一点。

  剩下这些为什么周老师承担起来了?原先的构图,比如《背井离乡》,都是非常具体的场面性的创作。随后又到了一个升华,从场景到了构成,具有了象征意义。这个过程大家去研究的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受很多外来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丸木位里、丸木俊的《原爆图》和《南京大屠杀》的影响。这两对艺术家夫妇的感情也非常默契,日本那对画家夫妇到中国来,周老师夫妇还陪同。

  写生是周老师画的。最开始很多构图都署名他俩,我接触过很多夫妇画家,他们俩还是非常默契的,我见过很多夫妇画家,最后恨不得两人打起来,根本不能往一块融,因为个性都是很强的。卢老师和周老师互相非常尊重,很多时候都是主动让周老师去画。所以最后我感觉到,最后的构成的整体也是因为卢老师有很多具体想法,由周老师来具体实施的。

  南都:《矿工图》组画在20世纪的主题性创作里很有代表性,在他们之后,当代的主题性创作的情况如何?

  王明明:其实现在我们的创作环境比他们更好,国家也更重视重大题材创作。比方说国家已经完成的《中华五千年》的重大题材创作,投入了许多精力、财力来组织选题。问题是艺术家怎么去把握这件事?怎么样去尊重创作规律?我们有些画家请了很多模特,拍了照,从电脑里组合,组合完了就变成草图了,然后就开始创作了,这就违背了创作的根本规律。我不是否定现代科技,可艺术最后是心灵的东西,是用心去画。画成的一张画和使用高科技是不一样的,画是人的精神升华,不代表形式或表现力。现在的画家可以用技法画得很有表现力,大家看了感觉很震撼。你看周思聪的很多刻画,近处看,表现的笔道很少,她很厚重。艺术如果只注重细节和描绘,它成不了好的艺术。艺术需要升华、概括、意境,需要跟内容非常相符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是任何科技和技术代替不了的。

  从这次的展览看到二位老师的创作态度,从构图、构思、转化、写生,写生的形象如何注入创作,一条线看下来,他们没有依靠照片,完全是靠人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将之升华。她去除了很多没有必要的技法,由此凝聚了关于人物最主要的特征,所以观众看了才会感动。这种创作规律现在丢失得非常多。

  南都:你是周思聪老师的弟子,经常跟随在周老师身边,是否知道她画《矿工图》组画时的创作状态?

  王明明:蔡玉水年轻的时候做《南京大屠杀》,在美术馆搞展览,完了之后生了一场大病。因为用心去做艺术,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周思聪画完这部分《矿工》组画之后,马上就发现了类风湿。我1983年陪她到去甘肃,发现她流鼻血,回来一查是类风湿,跟她创作的时间挨得很紧。

  她后期画了一批彝族题材的画作。她作为一个妇女,看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可这些场景她完全是画的自己。她背负了很沉重的包袱。最典型的就是画一个彝族妇女,背着柴,靠在树上休息。我认为最能代表她个人的情绪和现状。她背负着非常沉重的家庭包袱和精神上舍不掉的负担,还有艺术上不断的思考,这些都叠加在一起。荷花是她晚年生病非常严重的时候画的,表达出她对生命的渴望,对病痛的无奈,已经想通了之后的超脱。

  今天有人问我,你能不能完成她没完成的?周老师去世,卢沉完成也不对。维纳斯就是断臂的美,谁也接不上。她这种残缺的画作,让人更有余地去遐想。

  南都:你怎么看周思聪和卢沉老师在《矿工图》组画里实现的现代艺术形式的转变?

  王明明:她的风格转换是巨大的,题材也是多样的。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是非常尊重传统的。我到了画院以后,到资料室里借阅很多书、画册,这些画册的借阅记录里很多都有周思聪的名字,在“文革”前、“文革”中。可见她对传统是非常重视的。可是他们俩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提出要打破传统。他们也知道传统对现代的禁锢,“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外国的东西进来以后,他们也在追求变化和思考,尤其是卢沉先生会亲力亲为地尝试。但他们的情结还是中国文人的情结。所以你看周老师画这么沉重的题材,画得重,但不是死黑,她那么的丰富,可是又透着很多灵气和虚实相间。这些都是从中国画里出来的。所以“85”运动以后,最大的问题是,有些人把自己好的东西一刀切开,变得没有根了。周老师最后画的荷花,还是传统的形式,大开大阖的构图,禅的境界,贯穿她一贯的创作。

  南都:《矿工图》图组画最后没有完成,周老师和卢老师自己觉得遗憾吗?

  王明明:他们俩是极少功利的画家,像这样淡泊名利的人很少。所以《矿工图》画不了了,他们就不强求,就画别的去了。

  周老师对商品化极其反感,可是又不得不画。她早期画了一些非常漂亮的少数民族,流通起来大家都很喜欢,但他俩都不承认这些作品。周老师去世以后,我跟卢老师说,您在整理周老师的作品时,这批画作要给她记录下来。卢老师说不行,周老师活着的时候对它们就不满意。他们认为这是为了金钱画的,是有人约她画的,这东西是不堪启齿的一件事。不像现在的画家卖了几千万上亿,使劲宣传,他们是拿不出手,说不出口。他们也有他们的局限性,但这是最传统的文人心态,对于金钱、名利是可以都放弃的。1985年全国美协选举的时候,那一届她当选副主席,票数是最高的。可见她的影响力和大家对她的尊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