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之意。题材包罗万象,归纳起来为神仙吉祥物、世俗生活、娃娃美人、故事传说。笔者在网上淘到一幅仿制的民国年画,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名人”,题材颇为独特,虽说画得不是栩栩如生,倒也有模有样,愿与读者诸君分享其中几位曾经风云激荡的抗日将领。
李宗仁(1891—1969)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临桂人,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1925年夏秋,在白崇禧、黄绍竑等人协助下统一广西,成为新桂系头号人物。1937年10月,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负责津浦路抗日战事。1938年春,第五战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名声大振,直到1943年秋调任汉中行营主任,期间一直执掌第五战区,先后参与指挥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1948年3月,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并于翌年1月就任代“总统”,但实权仍操纵在下野的蒋介石手中。11月下旬,眼看大局无法挽回,李宗仁飞往香港住院休养,旋即远赴美国医治胃溃疡,从此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寄居生活。1965年7月,李宗仁回国定居。1969年1月病逝北京。
龙云(1884—1962)
龙云,字志舟,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县的一户彝族人家,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骑兵科。20世纪30年代,龙云依附蒋介石,成为“云南王”,但又不容南京势力染指云南,薛岳率部“追剿”红军入滇,即便称兄道弟,龙云始终坚持中央军不得进入昆明市区。全面抗战爆发后,龙云响应抗日号召,先后组建第60军、第58军、新编第3军等出滇抗击日寇。抗战后期,蒋介石和龙云的矛盾不断恶化,盟军亦对滇省官僚作风感到不满。1945年8月,龙云被强行解除兵柄,调任有职无权的军事参议院院长。1948年12月,龙云秘密离开南京,经上海、广州到达香港。1949年8月,龙云宣布脱离国民党统治集团,不久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龙云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二届委员、第三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委员。1962年6月病逝北京。
陈诚(1898—1965)
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早年加入粤军,追随邓演达,后来调任黄埔军校特别官佐、炮兵连长,参加两次东征,屡建战功。20世纪30年代,陈诚渐渐获得蒋介石的赏识和培植,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军首屈一指的嫡系军事集团首领。1937年8月,陈诚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左翼军总司令,指挥所部浴血抵抗日军进攻。1938年1月,调任武汉卫戍总司令、军委会政治部部长,每周一、三、五上午政治部办公,下午卫戍总部办公,二、四、六则相反,可谓红透半边天之人物。抗战中期,陈诚主要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等职,先后指挥、协助指挥了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粤北战役、反攻宜昌战役、鄂西会战等。1949年7月,陈诚调任东南行政长官公署长官,为国民党政权全面败退台湾做准备。此后历任“行政院长”、“副总统”、副总裁等,成功跻身国民党“二把手”。1965年3月病逝台北。
张发奎(1894—1990)
张发奎,字向华,广东始兴人,毕业于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北伐时期著名的第4军军长,一度铁了心追随汪精卫,多次策动、参加反对蒋介石的内斗。全面抗战爆发后,担任第8集团军总司令,在杭州湾北岸、上海浦东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春,升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名义上负责两广方面,实际上并不能有效指挥列入建制单位的桂系和粤系军事力量。后来改为只负责广西一块,但遇事仍需顾及桂系利益。1944年10月,日军进攻广西,桂林、柳州等地相继失守,张发奎退入百色,不久调任第二方面军司令官。1945年5月,第二方面军参加桂柳反攻战,先后收复南宁、龙州等地。1949年7月,张发奎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移居香港,直至1980年3月病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当时曾致电其家属:“惊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萦怀。特电致信,尚希节哀。”
孙连仲(1894—1990)
孙连仲,字仿鲁,河北雄县人,身材十分高大,早年投身北洋第二镇当兵,后调入炮兵受训,成为冯玉祥第16混成旅的一名班长。孙连仲性格忠厚,作风朴实,打起仗来又十分勇敢,因此深受冯玉祥赏识,不断得到升迁。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瓦解,孙连仲接受蒋介石的改编,担任第26路军总指挥。1938年初,第26路军改编为第2集团军,旋即调赴鲁南参加台儿庄战役,战斗关键时刻,孙连仲给池峰城师长下达死守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此后,孙连仲先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被誉为西北军抗日名将。1945年10月,孙连仲作为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接受平津地区日军投降,受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举行,场面十分扬眉吐气。1949年春,孙连仲飞往台湾,此后长期担任一些虚职。1990年8月病逝台北。
张治中(1890—1969)
张治中,字文白,安徽巢湖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担任中央军校教育长,热心督导军事教育工作。1932年1月,日军进犯上海,张治中请缨抗日,蒋介石同意他率领第5军增援淞沪,是为国军嫡系部队首度亮相中日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张治中担任第9集团军总司令,挥师猛攻沪上日军据点,后因人事问题与蒋介石发生摩擦,调离烽火前线,不久赴长沙就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4月,张治中作为南京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到北平同中国共产党谈判,和平协定后来不为南京接受。在周恩来的恳劝之下,张治中参加了人民政府,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9年4月病逝北京。
杜聿明(1904—1981)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米脂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32年冬累功升任第25师副师长,不久北上参加长城抗战,是较早参与抗日的国军嫡系将领之一。1937年5月,杜聿明升任陆军装甲兵团少将团长,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1月,陆军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升任师长,此乃国军唯一的机械化师。第200师后来又扩编为第5军,杜聿明升任中将军长,1939年冬指挥所部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1942年春,第5军入缅远征,由于种种不利因素,惨败而归,杜聿明本人差点命丧异国荒蛮之地。1949年1月,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兵败被俘,起初他拿起砖头猛砸额头,试图一死了之,后来得到优待,思想上逐渐亲近共产党,于1959年12月获得特赦。晚年担任政协文史专员,并在人大、政协相关领域发挥余热。1981年5月病逝北京。
作者 |冯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