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雄鸡高呀么高声叫,
叫得太阳红又红,
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怎么能躺在热炕上做呀懒虫……
1943年2月5日,延安各界两万多军民聚会,举行春节联欢活动。鲁艺教师王大化(右)、学员李波(左)表演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毛泽东看了演出后说:“这才像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嘛!”
1943年2月5号,农历春节。陕北延安,此刻正洋溢着喜庆气氛,两万多军民聚集在南门广场外,冒着凛冽北风,等待观看盛大的新年演出。这时,欢快热闹的音乐响起,一个肩扛锄头的陕北小伙儿,扭着轻松的秧歌上场,扯开嗓子嘹亮地唱道:
扛起锄头上呀上山岗,
站在高岗上,
好呀么好风光,
站得高来看得远那么依呀嗨……
这出秧歌剧叫《兄妹开荒》,演出者是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师王大化和学员李波。“哥哥开荒、妹妹送饭”,俩人载歌载舞,互相逗趣,把台下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扮演妹妹的李波回忆:预演的时候,周扬同志看了就拍手叫好。他说,好好,你们出去,到桥儿沟给老百姓看。老百姓一看也特别高兴,特别叫好。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史称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引言部分等重要讲话。这是毛泽东和参加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代表合影。(资料照片)
《兄妹开荒》大受欢迎并非偶然。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1942年底,为了打破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于是,热闹活泼的陕北民歌成了鲁艺师生们的灵感源泉,如火如荼的边区大生产更是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
鲁艺教师王大化想把延安开荒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编成秧歌剧,他找到改编民歌经验丰富的安波,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安波之子刘嘉绥这样回忆新型秧歌剧的诞生。
刘嘉绥:剧本拿到以后,王大化和李波就找到我父亲。这个创作过程是很艰苦的,因为油灯灯光很暗,李波和王大化就趴在我爸爸的肩膀上,一边一个,一个人唱,帮他提一个旋律或者是一段小调,然后问他行不行。
《兄妹开荒》男女对唱加陕北花鼓的形式,群众喜闻乐见;其中歌曲《雄鸡高声叫》旋律轻快上口,更是人人传唱。
1945年9月2号,日本签署投降书;9月5号,停播近两年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继《渔光曲》后,《雄鸡高声叫》成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二支开始曲。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的杨兆麟回忆:
杨兆麟:(当时我遇到一个群众,他跟我说)听到你们的广播,好像在茫茫黑夜里看见了一座灯塔……
咱们的地方,
到如今成了一个好解放区,
那哈依哟嗨嗨哎嗨那哈依哟嗨,
那哈依哟嗨嗨哎嗨那哈依哟嗨……
记者:章成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