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旧址:文化抗战成为全民抗战的精神支柱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9-11-07 16:50:38

  楚天都市报11月5日讯(记者刘闪 曲严)风情万种的中山大道彰显着武汉的骄傲,这里是老汉口最重要的商业交通干道。1921年元旦,一栋颇具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采的大楼拔地而起,汉口总商会大楼正式使用。从此,它成为武汉商业发达的标志性建筑。抗战初期,这里成为中国抗日文艺活动中心,是当时中国重要的抗日公共会议中心,也是重要的抗战文物之一。

  汉口总商会

  10月30日,记者来到江汉区中山大道489号。大楼入口上部的“汉口总商会”繁体字,显露着历史的痕迹,如今成为武汉市商会和武汉市工商联合会办公地,依然在延续着它最初的使命。

  “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商业重镇,汉口是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武汉文史收藏家陈勇介绍,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商业兴起,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设立商务局,辛亥革命后改组为汉口总商会,并筹集会所。这栋由汉协盛营造厂于1919年设计、施工的大楼,正是武汉商业的标志。

  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总商会大楼也见证了近百年武汉的历史风云,迎来送往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名流人物。1938年,全国性质的许多抗日会议在汉口总商会大楼举行。如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成立大会,到会团体数十个,人员上千人。当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此成立,结成了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广泛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恩来、老舍、郭沫若、茅盾、巴金、蔡元培、冯玉祥……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文协成立后,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多次访问慰劳各地战场,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和入伍。文艺各部门的统一战线团体也相继出现,作家、艺术家空前广泛地团结对敌,使抗战初期的文艺活动呈现出生气蓬勃的新气象。会员还在武汉和全国各地主编了不少文艺刊物,发表了许多优秀抗战文艺作品,“拿笔杆代枪杆,争取民族之独立”。在抗战救亡运动中,它的作用不亚于“千军万马”。

  “抗战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远远弱于日本,唯一没有输的就是在文化上。”武汉文史收藏家陈勇说,文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文艺界最广泛统一战线组织,文化抗战成为全民抗战中的精神支柱,当时全国的文化人士从各地汇集到武汉,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出版的《抗战文艺》等刊物,为前线的将士们送去了丰富的精神粮食,这段历史非常值得铭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