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带来了伤痛,也让艺术回到了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直面社会
来源:百度账号   2019-11-23 15:41:19

  对于抗战历史主题创作而言,当下有关战争的审美视点,既不同于战争年代鲜活的纪实性,也迥异于五六十年代英雄主义的抒发。有关抗日战争历史主题的美术创作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几乎贯穿于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美术史。

  流民图 蒋兆和

  但这七十余年有关抗战历史主题的审美表达并不尽相同,在不同历史时期关注战争中“人的发现”时,都会因不同时代的思想特征而产生审美视点上的变化。这种审美视点的变化所揭示的不同时代的思想特征,构成了美术创作有关抗战历史主题“人性”文化的积淀。

  东渡黄河 网络图片

  靳尚谊《和平的讲坛上》

  从1931年到1949年间,因救亡图存,而体现了艺术社会学的审美转换。如果说从1917年康有为发出“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的呐喊到陈独秀“革王画的命”、“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的呼号,体现出时代对艺术的社会性责任提出要求的话,那么,抗日战争所改变的中国历史命运,才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方向。抗战,让艺术回到了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艺术社会学再次把艺术创作“题材”的意义凸显出来。

  七七的号角

  由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本就不是学院美术,也非文人雅集的清供。她面向现实的审美姿态,决定了她在民族危亡之际能够走到大众前面,为救亡图存而呼唤和抗争。

  沈尧伊 革命理想高于天

  利刀劲笔,直面人生和社会,这正是抗战时期版画比其他画种更活跃和兴盛的原因。这些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具有革命性、宣传性,有的也具有纪实性、叙事性的特点。

  从整体来看,战时版画作品的内容题材包括了抗战宣传、战争场面的描绘、战时民众生活的写照和对解放区新生活的讴歌与赞颂等方面,被誉为“几乎独步中华大地的形象化宣传战斗武器”和“历史的缩影”。

  新的火种

  虽然受创作环境和媒材的限制,油画和中国画对于抗战现实的表达不如版画那样饱满和充分,但唐一禾、蒋兆和用写实主义的造型语言和人物心理刻画而创作的《“七·七”号角》和《流民图》,成为抗战时期最珍贵的主题性创作。直面战争,用绘画直接呈现战争,这不仅表明画家社会意识的改变或觉醒,而且暗示了中国美术20世纪30年代以后审美理想和价值体系的转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