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化抗战的《九一八大合唱》
这是一本红色封皮有些褪色、卷了毛边的老书,纸张泛黄。但依旧清晰的文字,依旧鲜活的思想,依旧动人的旋律,则是这本书不变的情怀。
打开书籍,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浓浓的时间感,不识乐谱的记者只是翻看歌词,随着阅读的深入,内心已不再平静。
“打呀打起鼓!敲呀敲起锣!不分男女老少一起来,来唱‘九一八’纪念歌!”在翻过几页歌谱后,大合唱以此开篇。
“中国抗日有两年,全靠老百姓出力多,嘿!总算打得还不错,你看那东洋鬼子兵,东奔西跑,零零落落,进进退退没奈何!”歌词生动地讲述了创作背景。
记者摘录了部分歌词,此间心潮起伏,如同推开一扇历史记忆的窗。
“东北的老百姓有三千万,哪家没爹没娘,没儿没女,没老婆?!东北的老百姓有三千万,谁人不是勤勤俭俭快快活活过?东北的地方有千万里,哪处没有大伙的鸡犬牛羊和马骡?东北的地方有千万里,哪处不是森林高粱黍豆好山河?东北同胞真正好,东北地方真广阔……”
“九月十八半夜里,月亮正照好村落;谁知平地一声雷,北大营遭炮火……”
“莫说东北老百姓,都是善良好欺负;他们不做亡国奴,不过牛马苦生活。这些道理又不多,要打鬼子怕什么?”
“中原大地正血战,华南华北起烽火;抗日烽火照世界,法西斯阵线将突破。抗战已到二阶段,准备反攻是战略;我们越打越坚强,敌人越打越软弱。‘九一八’耻辱要洗清……失地要收复;东北人民都武装起来,反攻胜利,人人享安乐。”
“中华同胞四万万,中华地大更物博……建立独立、自由、幸福新中国!”
“打呀打起鼓,敲呀敲起锣;‘九一八’歌唱过后,抗战胜利,收复失地,再唱凯旋歌!”
冼星海当年讲述的创作初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首大合唱却用艺术真实地给历史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抗战见证。
尤为可贵的是,在书的第一部分特别编排有冼星海所写的关于《九一八大合唱》的创作札记,讲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和心路历程。
“这是在1939年9月28日在延安第一次演出的大合唱(继《黄河大合唱》之后)。这作品用六天功夫写成,专以纪念‘九一八’。全曲用五线谱写成。演出后,颇得全延安的好评。”札记的开篇即介绍了这部作品创作于1939年9月。
“过去许多流行的东北歌曲当中,大半带有过分伤感和颓废的情调,只能引起听者的伤感情绪,不能给他们鼓励和兴趣。
“现在已是抗战二周年了,‘我国的战略退却阶段便已完结,而战略相持阶段便已到来’,我们在许多小胜当中,可以看出绝对有大胜之可能,我们更不应该有伤感的情绪表现在民族的歌声当中。反之,我们更要加强他们抗战的坚决信心,鼓励他们向前,达到收复一切失地,争取最后胜利的目的。
“这个大合唱虽然是写‘九一八’的,但在这抗战期中,我们随时可以用得着,而且更要普遍唱出来,因为他是属于民众的东西,他的内容和形式却和其他的大合唱不同,或许比《黄河大合唱》更统一些。这里面除却第三段的女声独唱外,都是男女混声合唱。在五段的合唱当中每段都有合唱的性质,易于普及到民间去。这大合唱还有一个特点,是利用中国打击乐器及其他中西乐器作伴奏,大半以延安所有乐器为限,这些乐器我们都尽力收集用在里面。在旋律、节奏、和声方面,作者谨以尝试地态度去探求,不敢说有什么贡献,只是对抗战尽了一点微小的责任。”
札记中的这番话表明,作者要以此凝聚我们的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激励人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争取抗战的胜利。
倾听并思考冼星海的讲述,记者耳畔激昂澎湃的旋律奔涌而来。
进一步发掘红色经典曲目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陈布展后,在“文化抗战”展示部分,展柜内陈列的《九一八大合唱》书籍很是醒目。
“我是2019年12月28日参加全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重庆组织召开的中国抗日志研讨会上,讨论中国抗日志的文化志部分时,发现在延安时期冼星海在1939年九一八事变8周年之际,曾创作一部《九一八大合唱》,在当时为鼓舞抗战斗志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查阅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一八大合唱》曾结集出版。于是,我立即安排我馆藏品部设法购买。在这次改陈中,这部书籍作为文化抗战的重点展品展示出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介绍。
87岁的著名音乐理论家王霭林说,冼星海一生创作了《太行山上》《救国军歌》等大量抗日救亡的歌曲,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4部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是一部叙事性的大合唱,采用交响性和回旋曲的形式结构,全曲以具有舞蹈特点的音乐主题和悠长深沉的副主题对比贯穿和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许多不同旋律的段落,表现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时回顾抗战历程,激发起抗战到底的决心。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洁告诉记者,九一八事变对中华民族“为祸之巨,旷古未有”,然而中国人民时刻没有忘记收复“黑水白山”的使命。自九一八事变爆发起,每年9月,社会各界人士总是以不同方式表达内心的沉痛和不屈的抗争。到1939年9月,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更加鲜明,抗战胜利的前途更加乐观。冼星海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正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意志,满怀信心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于是,他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了《九一八大合唱》,这是进步文艺工作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艺术杰作。
范丽红表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将请专家学者对《九一八大合唱》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收集、抢救、发掘、整理类似的歌曲作品,拂去历史的尘埃,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红色曲目走进新时代,重温经典,凝聚奋斗力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