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红色的记忆 延安文学的经典与传承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7-18 16:23:39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一角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文艺出发地。

  陕西是中国革命文学的发源地,红色文化深深地滋养着这片文学的沃土,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基因,为陕西文学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充足养分。从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王汶石的《风雪之夜》、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到李敬寅的《转战陕北》、冯积岐的《凤鸣岐山》、钟法权的《张富清传》、孙扬的《兴安踪影》,从早期的戏剧作品《梁秋燕》《青春之歌》《万水千山》《又一个黎明》到屡获国家级重要奖项的《大树西迁》《麻醉师》《柳青》《平凡的世界》等戏剧精品,再到《我从延安来》《鲁艺之光》《向北,向北》《骄杨》《永不磨灭的勋章》等红色题材剧目,红色基因作为先进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练和升华,被深深融入陕西文艺创作当中,以贴近现实的思想高度和以情动人的艺术温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革命文艺家馆一角

  延安 新中国文艺出发地

  20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倡导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地文艺家和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与经过长征来到陕北,以及坚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一起,共同为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奉献出青春热血和艺术才华。

  延安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的,为服务于抗战,作家们奔赴前线,深入敌后,创作了大量揭露日寇侵略罪行、讴歌抗日军民英雄事迹的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在国内外报刊上传播,为动员民众,团结抗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丁玲、周立波、茅盾等一大批文学家,他们深入基层,扎根在人民之中,创作出了大批优秀作品,深受人民的喜爱。

  丁玲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革命队伍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在她近60年的革命文学生涯中,创作了400多万字的著作,出版有《丁玲文集》《丁玲全集》,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思想深刻、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她的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学的历史上。

  1937年,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以歌、舞、诗、剧、曲艺等大众艺术形式,活跃在沁源、洪洞、运城等10余个县市的60多个村庄,长途跋涉数千里,演出百余场,深受抗日军民的欢迎。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丁玲还创作了独幕剧《重逢》,写了许多反映西战团生活的散文,文风朴素明快,充满浓郁的战斗气息。

  1939年底,周立波来到延安,担任鲁艺文学系教员。他主讲的世界名著选读课,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在学生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听课者从文学系扩展到其他系,后来扩大到延安的机关、学校。

  1940年,茅盾来到延安。他应鲁艺师生邀请讲授文学课,还为鲁艺师生漫谈自己的创作经验,热心辅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提高文学修养。每个星期他都去参加延安的各种学术讨论会、哲学座谈会和报告会。后来,他被组织安排到重庆工作,他以延安的这段生活为题材发表了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记鲁迅艺术文学院》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文章巧妙地以景写人,以物言志,深情描绘了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积极向上的生活。

  位于延安的茅盾馆

  延安 开创人民文艺的新时代

  为了服务抗战,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各类艺术教育机构,不仅创作抗战作品,而且为抗战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文艺人才。

  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教育机构,成立于1938年4月,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改名为鲁迅文艺学院,简称鲁艺。

  鲁艺实施统一战线下的抗战文艺教育,招收培养学员680余人,并先后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华中等地创办了鲁艺分校,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培养文艺人才的教育基地,除此之外,还为陕甘宁边区和前线举办中短期文艺培训班。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年轻的鲁艺人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拿起笔,为抗战文艺书写绚烂篇章,拿起枪,投入火热的抗日斗争中。他们用热血和生命实践了革命文艺战士的信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血战到底,大批鲁艺英烈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刘白羽1938年2月来到延安,5月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并赴华北抗日前线,他谒见了朱德、任弼时等八路军将领,后返回延安,写成了报告文学《八路军七将领》。陈学昭是延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之一。1938年,她和丈夫、孩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延安,在延安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大量通讯文章,邮寄到重庆《国讯》杂志上出版,后结集成《延安访问记》。《延安访问记》是继斯诺的《西行漫记》之后,第二次全面正面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被誉为第二部《西行漫记》。

  延安也是诗歌的海洋。大批热血青年云集延安,诗社相继建立,诗歌创作十分活跃。诗人萧三曾说,延安的诗歌运动、诗朗诵运动开全国之风,延安是街头诗运动的发祥地。如田间的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日本强盗用刺刀杀死我们,还要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以《大堰河》《我爱这土地》闻名于诗坛的诗人艾青,来到延安任《诗刊》主编,后又任鲁艺文学系教员。狂飙诗人柯仲平一气呵成创作出2000行的长诗《边区自卫军》,影响甚大。还有由林伯渠发起成立的延安唯一的古典诗词诗社——怀安诗社等。

  抗战文艺的繁荣,促进了文艺理论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发展,各类学术理论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兴趣小组纷纷建立起来,如鲁迅研究会、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等研究机构等。胡蛮在延安鲁艺东山的窑洞里,撰写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美术史论《中国美术史》。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作家们深入基层,贴近工农兵,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劳动英模,创作出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真正属于人民的文艺作品,延安文艺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新面貌。赵树理、孙犁等人的小说创作不断涌现出新的作品。李季运用陕北信天游曲调创作了长篇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作品一经传播产生了广泛影响,茅盾评价这首诗“是一个卓绝的创造,说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也不过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践行讲话精神,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开创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记者 李向红 实习生 张杨)

  人们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参观学习

  记者手记

  赓续红色血脉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7月5日,当记者再次踏上延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再次走进延安文艺纪念馆,内心又一次被强烈震撼,精神又一次受到了庄严洗礼。

  面前的每一本书、每一页文稿、每一张图片、每一件文物……都散发着革命年代的气息,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忘我创作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和他们留下的文艺作品,鼓舞着今天的我们,牢记初心使命,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树立理想信念,建功新时代。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浓重的文学传统,诞生于此的诗经乐府、传颂千古的汉赋唐诗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同样,陕西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色文化深深地滋养着生长在这里的每一位作家和艺术家。我省广大作家挥动如椽巨笔,书写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三秦大地的动人故事,以及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一大批具有国家水准和陕西特色,阐释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中国故事、红色革命故事的好作品不断涌现。

  延安文艺纪念馆里收藏的图书

  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伟业,为我省广大文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目前,我省已经出版了一批反映党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成就的优秀现实主义题材文学作品,还有部分作品正在创作中。“省作协按照省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组织广大文学工作者精心谋划,夯实责任,推动创作。我们还采取定期召开创作推进情况交流会、加大重点作家的培训研修力度、组织评论家问诊把脉、建立完善从创作到出版及宣传推广一整套精品创作催生机制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文学创作聚焦,为承担重点创作任务的作家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氛围。”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介绍,“去年以来,我省已经出版了李敬寅的《转战陕北》、和谷的《照金往事》、吴克敬的《乾坤道》、冯积岐的《凤鸣岐山》、钟法全的《张富清传》、孙扬的《兴安踪影》、冷梦的《西迁人》、成路的《刘力贞传》、赵阳的《智取华山》、杨莹的《奔向光明》等一批红色题材文学作品。当前,还有莫伸的《天之道-延安退耕还林纪实》、冷梦的《易俗风云》、侯波的《天下安定》、邢小俊的《国家战略》和《唱支山歌给党听》、紫芒果的《强国重器》等一批优秀红色题材作品即将出版。”其中,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孙扬的长篇小说《兴安踪影》广受好评。这部作品是作者历经53年素材收集并走访相关人物,经过近5年时间创作完成。《兴安踪影》以纪实的文学手法,讲述了1938年至1941年,陕南安康一批青年学生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克服困难,英勇地同敌人进行地下斗争的战斗历程,弘扬了小人物的大英雄气概,赞颂了特殊历史时期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保家卫国的革命奉献精神。

  “《兴安踪影》的作者,以清新幽默的笔调与积极向上、乐观坦荡的情怀,展现了书中鲜明的人物特性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干净流畅的语言,反映了那段革命历史具有的地域特色。”读者在网上这样留言,期待陕西作家能够多出这样的好作品,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讴歌祖国和人民英雄,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以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