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文艺阵地》 抗战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学刊物
来源:搜狐网   2023-07-31 15:41:43

  抗战时期,各地文学期刊紧密结合抗战,贯彻为抗战服务的方针,充实抗战内容,同时又注意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以丰富独特的内涵引领抗战文学的领地。这其中,又以茅盾先生主编的大型抗战文艺刊物《文艺阵地》为最佳,在中国抗战史与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荣的足痕。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普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全国性的大型文学期刊之一。1938年4月16日创刊,1942年7月终刊。在当时即生即灭的文学期刊中,独有《文艺阵地》能与1936年成立的“中国文艺协会”会刊《抗战文艺》比肩。它所刊发的文学作品,不但丰富了中国抗战文学的武库,而且历久弥新,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精品与经典。

  为何出版《文艺阵地》?茅盾后来曾这样说过:“创办《文艺阵地》是鉴于当时抗战文艺虽也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总觉得缺乏深度,既没有在理论上对各种新问题作认真探讨,也没有在创作上对现实生活作严肃深刻的挖掘。所以就想办一个刊物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究竟想办成什么样的刊物?编者在创刊词中说得很清楚:就是“集中的研究理论、讨论问题、切磋、观摩,而同时也是战斗的刊物”。方向明确,要在“这阵地上,立一面大旗,大书‘拥护抗战到底巩固抗战的统一战线’”。往后的每一期《文艺阵地》都在实践着这样的编辑方针。茅盾为刊物选登文艺作品一般都有着很强的时代感,发出抗战到底的呐喊。如歌颂抗战斗争壮举的《天柱山的争夺》,描写人们为抗战忙碌服务的《伤兵未到前的一个后方医院》,探讨抗战中存在问题的《防空在“堪察加”的一角》,体现为民族解放服务的《抗战与戏剧》《论“文艺兵”的战术》等。

  创刊后,《文艺阵地》坚持“宁可单调而纯粹,决不拼凑而驳杂”的原则,采取“作品或题材把握有独到之处,或形式上有新的尝试;论文则不患其立论之无懈可击,或患其庸俗与公式化,缺少新知灼见”的编辑方针。以创作与理论并重,兼顾翻译,既有小说、诗歌、散文、论文、杂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也有文艺评论、书评等理论性文章。出版63期,共发表长、短篇小说100余篇(部),剧本近30部。虽然不能说每期的文章都是精彩卓异,但所用绝大部分文章都与抗战有关,篇篇耐读,其中不少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占有重要地位。如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风景谈》,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新生》,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骆宾基的《东战场的别动队》,奚如的《肖连长》,丁玲的《冀村之夜》,欧阳山的通俗小说《三水两农夫》,艾青的《吹号者》,臧克家的《泥土的歌》,夏衍的《赎罪》,陈白尘的《魔窟》,周而复的《播种者》等。

  刊物的栏目创办很有个性,处处体现人性化。茅盾在刊物上开设了一个由他包写的栏目:文阵广播。在这个栏目中,茅盾以简短的语言传递文化界的各种近况。每一期的“文阵广播”一般登1-10则信息,五六十字左右,核心内容是作家生活、战斗和创作近况、新文艺团体成立、新报刊创办,以及新的文艺活动,等等。其中又以摘录作家书信自述为多,并夹以编者的评述和叙述。

  随着《文艺阵地》的声望越来越高,刊物也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作家的支持,作者中著名的老作家和当时已经成名的作家有70多位,如郑振铎、张天翼、周文、萧红、以群、茅盾、沙汀、陈翔鹤、卞之琳、老舍、萧乾、艾青、田间、刘白羽、夏衍、杨朔、艾芜、周而复、高岗、冯雪峰、穆木天、何其芳等。《文艺阵地》积累了丰富的作家资源,正如创刊号上的《发刊词》所说的那样:“这阵地上,将有各种多类的‘文艺兵’,在献出他们的心血。”

  《文艺阵地》所刊作品的取材不断拓展,国际国内、前线后方,无不涉及。使抗战文艺摆脱了初期“轰轰烈烈、空空洞洞”的局面。而《文艺阵地》的作家们也密切结合抗战现实,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创造典型,实践着办刊宗旨。他们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地支持着刊物的运作,很多作品并无稿酬,但这些名家依然热情地进行创作,以期通过文学的创作,为民族解放和后方的建设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正因为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和文化品格,使得《文艺阵地》在抗战烽火中呈现别样的美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