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音乐歌曲 > 内容正文

《重整河山待后生》
来源:百度百科   2019-10-12 14:19:57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一首歌曲,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歌曲原唱:骆玉笙词作者是林汝为,作曲雷振邦雷蕾、温中甲。

  创作背景

  这首《重整河山待后生》的词作者是林汝为,作曲则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及其女儿雷蕾、学生温中甲合作完成的。

  1984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正在紧张地拍摄、制作当中,该剧的总导演林汝为请雷振邦担任《四世同堂》的音乐总策划,负责这部电视剧中所有音乐的创作。于是,雷振邦便指导中央歌剧舞剧院的温中甲和刚刚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女儿雷蕾一起创作《四世同堂》的音乐。雷先生提出,《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最好是选择最具老北京韵味的曲调,而京韵大鼓的韵律恰恰最接近这一表现形式,而且通俗、自然,易于被百姓接受。而且老舍先生就非常喜欢京韵大鼓,他曾创作过《鼓书艺人》《方珍珠》等作品。于是他们决定以汲取京韵大鼓中的韵律精华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确定了这一创作思路后,雷蕾很快便完成了主题歌的初稿,并得到了剧组创作人员的首肯。

  这时,雷振邦想起骆玉笙先生此前在长春演出的录音,那曲韵味浓郁的《剑阁闻铃》又一次回响在他的耳畔。于是,雷振邦先生拍案决定,一定要请骆玉笙演唱这首歌曲!然而,《重整河山待后生》虽然是汲取了京韵大鼓的精华而创作的,但是,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歌,它毕竟是一首带有很强流行音乐元素的歌曲,而骆玉笙先生已是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会不会演唱一首京韵味道的歌曲呢?考虑到这层关系,雷振邦先生将当时正在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系任教的女婿易茗叫到家中,由雷振邦先生口述,易茗执笔,给骆玉笙先生写了一封长达千字的信,然后将信交给女儿雷蕾,由雷蕾代雷振邦先生专程来到天津请骆先生演唱这首歌曲。

  录音开始了,由于骆玉笙先生不很精通西洋音乐,对乐队指挥的动作不能马上领会,于是,骆玉笙先生就借助她的琴师,由琴师将指挥的意图传递给她,凭借这种方法与管弦乐队进行配合。

  随着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播放,骆玉笙先生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老先生的出色演绎使更多的人领略了京韵大鼓的艺术魅力。” 骆玉笙先生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被评选为“建国40周年最令人难忘的歌曲一等奖”,被永远载入史册。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时,骆先生还不顾年迈,冒着酷暑从天津驱车赶到北京卢沟桥,在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再次演唱了《重整河山待后生》,以警世人莫忘国耻。

  歌曲鉴赏

  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这部作品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

  人民艺术家骆玉笙在演唱这部作品时,发挥了她音域宽阔、抒情色彩浓郁的演唱风格,并糅进了悲壮、苍凉的演唱特点;强化了悲壮的、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音乐情绪,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唱被评选为“建国40周年最令人难忘的歌曲一等奖”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首优秀电视剧歌曲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