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音乐歌曲 > 内容正文

《中国人》
来源:百度百科   2019-10-15 11:48:08

  由侯伊佩作词,吴伯超作曲的抗战合唱曲。

  歌词

  中国人,中国人,君记否三百年前破倭兵?

  戚家军与俞家军,扫荡虾夷御国民。

  中国人,中国人,君记否三百年前破倭兵?

  戚家军与俞家军,扫荡虾夷御国民。

  平海卫,王家泾,至今沿海碧血新。

  中国人,中国人,万古不灭,英雄无名!

  中国人,中国人,万古不灭,英雄无名!

  今日何时?何刻?今日何刻?

  君不见抗战之旗已高举,抗战之旗已高举!

  光荣胜利须争取,光荣的胜利须争取!

  效死此其时,耻作懦男女!

  倭寇敌阀扼我项,大陆政策毁我宇。

  整队来,结队来,抗日之旗正高举,拂试大刀上前去!

  曲作者吴伯超

  吴伯超先生是我国重要的作曲家, 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1903年8月23日生于江苏武进。中学年代即随刘天华学习民族乐器演奏。1922年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继续从师刘天华,与曹安王君仪、韩权华、萧伯青同是刘天华的弟子学习琵琶与二胡。1927年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1931年赴欧洲,在布鲁塞尔夏罗瓦音乐学院及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

  吴伯超先生是我国重要的作曲家, 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1903年8月23日生于江苏武进。中学年代即随刘开华学习民族乐器演奏。1922年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继续从师刘天华,与曹安王君仪、韩权华、萧伯青同是刘天华的弟子学习琵琶与二胡。1927年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上海国立音乐院1931年赴欧洲,在布鲁塞尔夏罗瓦音乐学院及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与指挥。1936年学成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抗战期间,历任广西省艺术师资训练班主任、励志社管弦乐团指挥,中训团音干班副主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国立音乐院院长等职。

  在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原校址在重庆白沙镇新桥)任教期间,1942年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那天,由白沙音乐教育促进会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合作,借驴溪半岛江津师范学校场地,举办了“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由卢前撰写《白沙镇歌》歌词,吴伯超指挥,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

  1949年1月27日, 乘太平轮去台湾为国立音乐院觅新址时, 不幸在浙江舟山群岛遇船触礁, 随船沉没, 年仅45岁。

  主要作品有合唱曲《中国人》、女声合唱《暮色》、二胡曲《秋感》、民乐合奏《合乐四曲》等。《中国人》(侯伊佩词),作于1940年。该曲于1942年获教育部文学艺术的作曲奖,曾广泛唱于西南大后方各地。1949年1月27日, 乘太平轮去台湾为国立音乐院觅新址时, 不幸在浙江舟山群岛遇船触礁, 随船沉没, 年仅45岁。


吴伯超先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