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彼时国难当头,千万中华儿女踏着嘹亮歌声奔赴疆场,无所畏惧,充满力量;此时民族复兴,全国各族人民发扬抗战精神建设家园,振奋鼓舞,充满希望。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嘹亮的抗战歌声”栏目,讲述歌声背后的故事,感受抗战时激情燃烧的岁月。
《八路军进行曲》
鼓舞人民的队伍永远向前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英勇阻击,奋起反抗,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两年后的冬天,在延安宝塔山上、延河水边,嘹亮的歌声响起。
淳朴简练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节奏、高昂激越的旋律,这就是由著名诗人公木和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共同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歌曲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浴血疆场、英勇抗敌的历史画卷,展现出人民军队雄壮豪迈、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力量。
1939年,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郑律成同公木合作写出了组歌——《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就是组歌中的8首歌曲之一。他们把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填入了歌词,谱进了乐曲。郑律成在曲谱的卷首上题写了8个大字:献给英雄的八路军。
这一年冬天,《八路军大合唱》由郑律成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作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齐唱歌曲,《八路军进行曲》因其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受到广大将士喜爱,逐渐传唱大江南北,并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鼓舞着八路军队伍奋勇杀敌。
“如果说群众的歌声像烈火,那么郑律成就是一颗火种。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爆发出烈火般的歌声。”曾和郑律成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回忆道,郑律成在革命摇篮里成长,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遵义会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辟根据地,打击日寇的捷报不断飞来……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年轻的郑律成,成为他音乐创作的源泉。
据公木生前回忆,这首歌曲诞生在延安的窑洞里。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更不用说乐器了。没有钢琴、小提琴,连手风琴也没有,他们坐在昏暗的窑洞里,借着一根灯芯的小油灯微弱的光亮,神情专注地哼唱着,打着手势,绕着桌子踱步。有老战友说,他们是在窑洞里“敲着盆、拍着腿”写出来的。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创作,这首激昂有力的进行曲诞生了。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49年10月1日,这支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演奏曲目,回响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1988年7月25日,这首歌曲被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不以诗篇为生命,而以生命做诗篇。”如今,两位创作者都已与世长辞。公木的墓碑上,没有生卒年月,只刻有这首歌曲的歌词。生命有限,而歌声穿越时空,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著名歌唱家克里木说,《八路军进行曲》是他最喜爱的歌曲之一。“一唱起这首歌,就有一种被鼓舞向前的感觉,浑身充满力量!”
70多年来,这首铿锵澎湃的进行曲不仅鼓舞着人民军队的昂扬斗志,更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拼搏奋进。
遥忆抗日烽火中那阕《毕业歌》
位卑未敢忘忧国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1934年的抗战烽火中,一阕青春激昂的《毕业歌》从上海响起,唱遍了中国,在日军铁蹄蹂躏神州大地的时刻,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共赴国难,共救危亡。
80年后,《毕业歌》的旋律依然没有老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同名电视剧即将登上荧幕。而更多的生长于和平时代的年轻人也开始知晓这曲曾伴随他们祖父祖母青春时代的励志抗日名曲。
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毕业歌》其实是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桃李劫》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桃李劫》摄于1934年,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
该片描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影片开始时,伴随着毕业歌的朗朗歌声,一对新毕业的青年学生意气风发,怀抱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走向社会。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却让他们四处碰壁,最终落得家破人亡。此时再度响起的《毕业歌》已成为动荡不安、烽火连天的抗战时代控诉社会黑暗吞噬青年的一支悲歌。
作为一支电影插曲,飘逸、火热又带有一丝青春不羁的《毕业歌》甫一诞生,便风靡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度之高已经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而它对于激发当时中国各阶层民众的抗战热情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文艺力量”。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中外流行音乐的重镇,但人们传唱的大部分歌曲是花花草草、情情爱爱的靡靡之音,《毕业歌》创作出来,立刻令当时的社会精神为之振奋,受喜爱程度远超电影本身,成为当时青年最喜爱的励志歌曲。”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电影史专家石川说。
生逢其时的《毕业歌》,也折射出在日军逐渐加紧侵略中国步伐之时,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抗日温度”。
上海电影博物馆很幸运地收藏和展出了集《桃李劫》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的左翼电影人袁牧之的肖像照片。黑白照片中丰神俊朗的电影人,定格了一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也给今天的中国留下了一笔精神遗产。
80年后,《毕业歌》依然歌声嘹亮,其中蕴涵的精神价值更是难以磨灭。“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毕业歌》中没有说出却余音绕梁的一个声音。”石川说,《桃李劫》和它的著名插曲《毕业歌》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它鼓励每一个中国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联系在一起,不要老是想着自己,而是去奋发有为报效国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所以应该被一代代中国的年轻人传唱下去。
《大刀进行曲》
炮火战歌 民族呐喊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加紧了对长江流域的攻势。上海遭日军轰炸后,满目疮痍。1937年8月8日,在上海的文庙,成百上千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首次唱响一曲名为《大刀进行曲》的炮火战歌。
《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节奏铿锵有力,语言简单炽热,再现了当时白刃格斗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勇守喜峰口英勇事迹。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逐渐占领东三省,他们气焰嚣张并逐步将侵略范围向南推进。为了守住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军事关隘——喜峰口,前来支援的二十九军决定后方突袭,所有战士手持大刀夜袭日营,取得大胜。1933年喜峰口大捷之后,二十九军将领宋哲元特意写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已”的条幅,立即被多家报纸制版刊载,成为传遍全国的壮语,更激励了全国的抗日热情。4年后,卢沟桥事变中二十九军大刀队可歌可泣、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再次传遍祖国各地。作曲家麦新当时23岁,1933年二十九军及其大刀队在喜峰口长城奋勇杀敌的事,他也曾听说过。大刀在卢沟桥再次扬威的事迹一传到上海,就让年轻的麦新热血沸腾,彻夜不眠,一气呵成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这首不朽的时代战歌。
“《大刀进行曲》首次唱响正是在现在的上海文庙,当年的上海市民众教育馆。”84岁的顾延培告诉记者。顾延培是原上海市南市区文化局副局长,长期研究上海老城厢的历史、民俗。
当年的《申报》也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下午2时,国民救亡歌咏协会成立大会音乐会在文庙举行,麦新走到文庙大成殿前的石露台上带领群众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有劲,越唱情绪越激昂。
顾延培在上海文庙一边“扮演”23岁的作曲家麦新,一边向记者还原78年前的那天——
麦新走上文庙大成殿前的石露台上,大声说:“同胞们,在音乐大会正式开会前,由我指挥几天前创作的歌曲《大刀进行曲》好吗?”“好!”群众高声响应。于是麦新拿起指挥棒指挥千余群众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群众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激昂。有人喊:“麦新,我们看不见你的指挥!”麦新就一步跨上石栏杆,站在上面指挥。
群众唱得更有劲,而麦新的指挥也更有力。突然,指挥棒折断了,麦新丢了指挥棒,干脆用双手指挥。群众唱到最后,情绪更高涨,并呼喊:“冲啊!”“杀!”事后,麦新根据试唱效果和大家的意见,对《大刀进行曲》作了修改,把原词中的“二十九路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成“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等。这样一改,这支歌的概括力更大、战斗力也更强了。
此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将《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之广为流传。而《大刀进行曲》也伴随着八年抗日战争传遍大江南北,与《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诸多抗战名曲一起,成为烽火岁月中最典型的时代强音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军民大生产》
七十余载传唱不衰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军民大生产》至今仍传唱不衰。
“这首歌是从大凤川诞生,后来成为了全国几代人都会唱的名曲。”军民大生产博物馆馆长王有功说。这个博物馆坐落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大凤川,这里正是当年八路军开展军民大生产的地方。
上世纪40年代,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在毛泽东同志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后,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1943年春,129师385旅770团的千余名战士进驻大小凤川,开展生产活动。在军民齐心的艰苦奋斗下,当年开荒就达3.4万亩,曾是野山僻壤的大凤川成了“万宝川”。
同年,音乐家张寒晖来华池采风,深受军民劳动热情感染。他以华池民间小调《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高亢的劳动号子《边区十唱》。王有功说:“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把它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在华池县南梁红色景区,讲解员王芳每天要向游人讲述70多年前的军民大生产往事。“由于缺乏劳动物资,八路军就用废铁铸造生产工具。加上大凤川位于子午岭林区边缘,耕地开垦相当艰难。”王芳说,“尽管条件有限,但据当年《解放日报》报道,大凤川地区开展军民生产竞赛,每天每人平均开垦荒地2.3亩。”如今的这片土地,已是陇东粮仓。
对于更为年轻的一代人来说,《军民大生产》仍能勾起他们的兴趣。“80后”的杜源虎是庆阳市西峰区电视台编导,他曾在2011年拍摄了一部关于陇东民歌的专题片。“在我小时候,父辈们下地劳动时吼的就是《军民大生产》。除此之外,《万丈高楼平地起》和《春节序曲》等一批唱响中国的名曲都来自庆阳革命老区。这些歌曲不仅再现了当年劳动情景,也表现了我们老区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
如今走进军民大生产博物馆,仍能从老照片中感受到当年军民大生产时热火朝天的劳动氛围。每次在参观接近尾声时,王有功都会为游客再唱一曲《军民大生产》。
《解放区的天》
汇聚抗日洪流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这首歌创作于1943年,原名《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后期,曾在各边区、抗日根据地普遍传唱,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洪流中去。
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河北沧县人刘西林。1937年,18岁的刘西林参加八路军,第二年被分配到贺龙领导的120师战斗剧社,到冀中发动和宣传群众对敌人作斗争,从事一些民歌的记谱和配歌工作。1942年,刘西林被派往延安鲁艺学习。1943年春,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刘西林随战斗剧社到晋绥边区开展大秧歌运动。
1943年前后发生很多重要事件:日本与汪伪政府发表《共同作战联合宣言》;八路军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大生产及拥政爱民运动;河南发生遍及全省的饥荒,灾民纷纷外逃。
为了配合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刘西林在晋绥边区大秧歌运动中,创编了一个简单的秧歌剧《逃难》,描述河南国统区一家三口为躲避水灾、旱灾、蝗虫、汤恩伯“四害”之苦,逃难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晋绥边区,在边区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关怀和帮助下,幸福地安下了家,过上了好生活。
根据《逃难》剧情需要,刘西林用流行于自己家乡——河北沧县南部和盐山一带的传统民歌《十二月》的曲调,未做任何加工和修改,填配新词改编成《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作为《逃难》主题歌。主体歌词“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边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共34个字,简洁、明快、有力地歌颂了共产党的领导。
刘西林生前曾说:“历代劳动人民数唱的《十二月》历史很悠久。在我童年时代,就曾见到父辈们每年春节踏着这个曲调的节奏,边舞边唱,表达渴望太平生活的心情。事隔多年,对这首歌曲仍然记忆犹新,‘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以及‘呀呼咳呼咳……’的旋律经常在身边回响。”
《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表达了国统区和敌占区的苦难人民逃到边区后,受到党和政府关怀的感激和欢乐心情,也体现了边区人民热爱党和边区政府的浓厚感情。因此,秧歌剧《逃难》演出后,这首主题歌在边区广泛流传开来,并很快就传到其他抗日根据地。
从创作完成,到响彻边区;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七八年的流行过程中,词曲基本没变,只是把歌词里“边区”改为“解放区”,曲调也相应增加了音符,这便是后来响彻中华大地的《解放区的天》。
八路军进行曲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善战的前卫
我们是民众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永远抵抗
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抗战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
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
奔去敌人的后方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华北的原野
向塞外的山岗
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军民大生产
解放区呀么嗬嗨
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齐动员呀么嗬嗨
兵工队呀么嗬嗨
互助组呀么嗬嗨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满山川呀么嗬嗨
妇女们呀么嗬嗨
都争先呀么嗬嗨
手摇着纺车吱咛吱咛吱咛吱咛嗡嗡嗡嗡吱
纺线线呀么嗬嗨
又能武呀么嗬嗨
又能文呀么嗬嗨
人问我什么队伍
(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嗨
自己动手么嗬嗨
丰衣足食么嗬嗨
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为抗战呀么嗬嗨
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
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据新华社电 本版文章由史竞男、肖泰景、孙丽萍、吴霞、程楠、张玉洁、王民报道)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6日 09 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