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李华生 范明权摄
2015年8月《光明日报》记者来到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敬老院,探访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李华生。
1937年12月,受当时的贵州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吴忠信的指派,贵州省保安处处长冯剑飞在黔组建预备第二师,17岁的李华生被编入预二师。
1939年4月,预二师奉命开赴江西九江参加武汉保卫战,主要扼守九江外围三十里铺、陈宏山圈一带。“第一次打仗,心里虽然也忐忑,但一想到日军的罪行心里就有一团火,完全忘记了危险只顾杀敌。”李华生撸起裤脚,指着膝盖上的伤痕告诉记者,那次战役打得十分惨烈,虽然他的膝盖被手榴弹片擦伤过,但他全然不知,一直到战斗结束后才发现。
参加此役的预二师第5团团长王伯勋(贵州安龙人)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预二师开赴江西九江,参加南浔会战。中央军参加此次抗日会战的有李延年、李仙渊、李揖唐、李汉魂和汤恩伯部队。日军有几个师团从陆上、水上、空中同时向我军发起攻击。我军与日军激战十几个昼夜。”这清楚记载了九江战役的惨烈程度。这一战使预二师一战成名,因为与预二师并肩作战的8支中国军队甲种师几乎都被打垮,唯独预二师作战得力,完成了预定任务。蒋介石、何应钦得知后十分高兴,予以表扬。
随后,李华生又随同预二师在湖南、广西等地与日军作战,1940年参加了著名的广西昆仑关战役。“只要打日本鬼子,赴汤蹈火也不惜。”谈及昆仑关战斗,李华生指指自己下颌的伤疤,激动地回忆起当年浴血昆仑关的经历。他说:“当时就只顾着冲锋,什么也没想,直到子弹从下巴颏左边穿到右边,我被抬下了火线。”预二师人人都英勇杀敌,为中国军队夺取昆仑关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2年初,预二师奉调入云南,编入中国远征军序列,隶属于第11集团军第6军黄杰部。部队刚开赴滇西就遇上前线部队吃了败仗,全军溃退如潮,预二师也阵脚大乱。李华生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同败退下来的军队一起向后撤退。为了躲避日军的追击,李华生与大家逃进了一片原始丛林中。丛林里到处是蚂蟥、蚊虫、毒蛇,险象环生,加之食品和药物短缺,不少战友饿倒、病倒。李华生说:“在原始丛林里,我们二三十人一伙分散躲避,尽量挑没人走的路走,好几个月后才回到腾冲。”
几经辗转回到预二师,李华生被安排给师长当马夫,还配发了一支手枪,参加了预二师赶赴惠通桥阻敌于怒江西岸,过怒江敌后打游击及后来主攻来凤山、收复腾冲城的所有战斗。
李华生记忆最深的是那次和师长去护珠寺开会商讨作战方案的经历。那天,师长就带着他们几个人去开会,他们走到观音堂时被日军发现,“砰砰砰!”,只听见机关枪响就是不见鬼子。师长说:“我们得想办法搞清楚鬼子躲在哪里。”师长话音刚落,李华生就跨上马,“我爬上马,把身子紧贴在马背上跑过去又跑过来,鬼子看到就开枪,这样就探测到鬼子的方向。我的命算大的,躲过了枪林弹雨。”李华生笑道。回来后,师长拍着手笑道:“搞清楚了,小日本就躲在前边那棵大树上,明天叫炮兵照着打。”随后,师长就带他们绕道走,前往会议地点。第二天,师长调来机枪和大炮,摧毁了藏在树上的日军火力点。
腾冲攻坚战结束后,李华生所在的连队被打散,他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便在腾冲当了上门女婿。
命运多劫难,饱经风霜的他曾在茅草小屋里独居了12年。2006年国庆节,“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寻访到了他,帮助不识字的李华生确认了身份,并帮助他入住了当地敬老院。李华生原名黎华仙,原籍为贵州省凤冈县绥阳镇砚台村。2007年,他和侄儿黎顺平及三个侄女侄婿相认。
(《光明日报》通讯员 范明权 记者 任维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