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老兵名录 > 综合资料 > 出征老兵 > 内容正文

宿迁抗战老兵徐昌法:捡起冒烟的手榴弹 扔回去炸死鬼子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5-06-30 09:44:27

          

  中国江苏网6月29日讯(记者 顾园园/文 杨群/图)徐昌法老人1927年出生于沭阳县颜集镇梁庄村,是村里目前唯一健在的抗战老兵。1939年日寇占领沭阳后,烧杀淫掠的野蛮暴行给当时年幼的徐昌法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和仇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1941年,徐昌法的家乡来了新四军,这时的徐昌法农闲时就经常围在新四军战士身边看他们射击、训练,因此暗地里也学会了一些射击的本领。那时候,他就开始琢磨着什么时候也能够参加新四军。1942年,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徐昌法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地方抗日武装,从此真刀真枪地打起了鬼子。说起初上战场的场景,当时只有15岁的徐昌法也很害怕,徐昌法说:“怕,真怕,端着枪手都抖,但怕也没有用。”

  

  徐昌法在家门口纳凉

  年龄虽小,但头脑灵活,徐昌法很快从地方部队转入到了新四军三旅三团。而这时国内的抗日斗争形势也更加严峻,日寇为了配合太平洋战争,加紧了对中国战场的清乡扫荡。驻扎在沭阳的日寇将爪牙也伸到了颜集镇的部分村庄,鬼子在颜集镇吴前圩村就设了据点。

  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权为了稳定其统治基地,摧毁抗日力量,掠夺人力、物力、财力,在1941~1942年对苏南根据地进行“清乡”后,又于1943年春把“清乡”扩展到苏中、苏北等根据地。苏北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在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领导下,针对日伪“清乡”的性质和特点,参照苏南军民反“清乡”斗争的经验,在军事、政治、思想、组织和群众发动方面均作了充分准备,周密部署,并确定以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为主,结合其他斗争手段,灵活运用策略,长期坚持斗争。沭阳县的反“军事清乡”斗争在此期间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新四军决定由三旅三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共同拔除吴前圩这个据点。

  “为了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对吴前圩据点内的日伪军兵力部署情况进行了侦察。我们一方面暗中观察据点周围的动静及地形;另一方面反复商讨进攻的办法,等待时机的到来。”担任侦查工作的徐昌法讲述道。经过详细的侦察,徐昌法发现据点里的日伪军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换防,而换防时敌人戒备松懈,我军就抓住这个机会对据点发起了攻击。

  

  徐昌法享受种花养鸡的生活乐趣

  “头一晚,天还没黑,我们就朝那边去了,跑了六七十里地。到了以后,我们发出一点动静,圩里就知道了,朝外面打枪,知道我们是去拿他们据点的。”这一战打得很惨烈,徐昌法越讲越激动。

  由于我军的攻击行动被据点里的日伪军提前发现,一时间敌人的迫击炮和机关枪一起开火,猛烈的火力把战士们压得抬不起头来。

  “鬼子包围我们,我们就跑,朝新河南边跑……鬼子扔过来的手榴弹,我手快赶紧又给扔回去,结果炸了鬼子。”说到这里徐昌法激动地直拍大腿。敌人仗着火力的优势,与我军打起了拉锯战,战斗也随之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了节约弹药,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将敌人扔来的嗤嗤冒烟的手榴弹又扔回去,在敌人中间炸开了花,瞬间敌人就倒下了一片。这次惨烈的战斗令徐昌法老人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徐昌法告诉我们,面对嚣张的敌人,我军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同仇敌忾,英勇杀敌,大家连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勇敢地与敌人战斗。而为了节省子弹和手榴弹,他们往往是等待日军进入射程之后,再一起开火。这次战斗,消灭了两百多日伪军,而我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徐昌法的不少战友都英勇地献出了生命,而他自己也在战斗中光荣负伤。

  徐昌法介绍说,当年打鬼子的时候,我军武器装备较差,每次战斗每人只有5发子弹,几颗手榴弹,要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正面战斗,显得差距太大,因此他只有采取游击战术。经常是牵着敌人的鼻子转来转去,有时候距离敌人只有一两里路,最近的时候仅隔着一条河,互相都能看得到,甚至连对方的人数都能数清。而往往在这样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战士们却能够不断抓住机会消灭敌人。

  徐昌法在战争年代养成的乐观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同时也感染了记者。采访最后,老人向远方敬了一个军礼,并坚定地说:“我现在还能打,保家卫国,绝不含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