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场馆和文物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来源:人民网   2021-08-18 14:30:13

  
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万枚纱锭景观。记者 戴吉坤摄

  
在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记者 戴吉坤摄

  
何瑞在介绍当年申新纱厂的工具木模。记者 师念摄

  
长乐塬一角。记者 师念摄

  
窑洞车间焕发新生机。 记者 师念摄

  7月,记者来到宝鸡市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这里曾是抗战史上西北最大的工业园区,如今成为全国保留最完整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的博物馆。

  1937年陇海铁路从西安通到宝鸡,1938年武汉会战前期,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接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成功动员武汉64家企业内迁,其中21家迁入陕西,申新纱厂、福新面粉厂等15家企业在宝鸡落地生根。

  这些企业的到来,为宝鸡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1941年,宝鸡形成了以申新纱厂为代表的“秦宝十里铺工业区”,区内建起200多家工厂,创造了战时经济的一度繁荣,成为茅盾先生笔下“战时景气的宠儿”。

  1.75公里的窑洞车间

  在长乐塬,有24孔窑洞如今已成为游客打卡地。它们是当时内迁企业中最著名的申新纱厂第二纺纱车间。窑洞车间于1940年1月开挖,总长度1.75公里,1941年4月19日正式运转。

  即使是盛夏,在窑洞入口处,工作人员还是为参观者逐一递上了羊绒披肩。

  看着大家一脸疑惑,讲解员何瑞解释:“窑洞里四季恒温,温度在14摄氏度左右,所以夏天即使室外温度很高,进去时间久了也会觉得冷。”

  进入窑洞,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块青红交错的砖块。

  为什么砖的颜色不一样呢?原来,当时建窑洞的时候建筑材料极度匮乏,青砖从咸阳等地拉来,红砖则是后来用骡子和马从西安拉来的,于是形成青红砖交错的状态。

  何瑞介绍:“当时建窑洞的时候,没有水泥,施工人员只能用石灰和黄沙和成沙浆,而石灰是从耀县(今耀州区)拉来的。”

  窑洞车间建造时,工人们挖出一眼泉水,厂里用砖将泉眼砌箍起来,为避免窑洞塌方,又用自己陶瓷厂生产的陶瓷管道将水引向洞外。

  几十年过去了,泉水在这里源源不断涌出。凑在泉水旁,向下俯视,游客们惊喜地发现泉水依旧十分清澈。而含有大量矿物质的泉水常年在石壁上流淌冲刷,石壁上竟形成溶洞一般的景象。何瑞告诉记者:“这种溶洞状态一般都要一百年左右才能形成,在窑洞车间八九十年就形成了,非常难得。现在,我们把这泉水引到洞外作为园区绿化用水。”

  二战时期,世界各地修建了很多地下车间,但是没有一个在规模和保存完整度上能超过这里的窑洞车间。

  何瑞告诉记者:“老舍、张大千、常香玉等人,以及苏联、美国、英国等各国访华团都来过申新,主要是因为申新生产的物资是供给到前线的,同时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战时宝鸡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万枚纱锭进窑洞

  6号窑洞,是窑洞车间最长的一孔窑洞,长109米,宽和高都达到了5米之多,在当时作为中央主洞来使用,大型机器设备、棉纱包等都先要运到这孔窑洞,才向其他窑洞输送。

  如今这孔窑洞名叫“机器的呐喊展厅”,这里展示着1908年英国普拉特梳棉机,它是整个展馆中年龄最大的一台机器,也是中国第一代梳棉机。展厅里摆放着的1921年生产的粗纱头开松机,今年整整100岁了,可喜的是通电之后它还能够正常地转动。 走进7号窑洞,游客不禁被眼前的画面所震撼。上万枚纱锭鳞次栉比,有序排列,同时纱锭以纱线连接光源,空中的上万条纱线如同一束束希望之光,从洞顶照下。

  1941年窑洞建好后,申新纱厂把1.2万枚纱锭运到窑洞开始生产。据1945年年底的统计,申新纱厂共生产棉纱6.2万多吨、棉布43万多匹。

  窑洞里还将征集到的内迁企业几代职工的资料以名片形式排列成拱形模式进行展示。通过一张张黑白寸照,让游客们认识了这些为西北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老一辈工人。

  “起初因为运输能力有限,只能随厂内迁70名技术工人,其他工人被迫只能遣散。被遣散的职工中有200多人当场表示不要遣散费,宁可步行也要随工厂内迁,有些工人沿着铁路步行几个月来到宝鸡找到工厂。”听到这里,参观者们不禁心生敬畏。

  申新纱厂的工人们,手里没有武器也没有上战场,但是他们冒着日军的轰炸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生产军需民用品。之后,申新纱厂进一步发展,在周边相继建起了发电厂、造纸厂、机械厂、面粉厂等企业。1943年时,申新所属企业已发展到4500多人。

  中国的“工合城”

  11号窑洞,是用旧式小火车厢的形式进行陈展的秦宝工业区展厅。在模拟的车窗屏幕里,播放着江南树木葱茏的地平线与西北苍凉的黄土高坡的画面,游客如同置身西迁途中的列车上。

  宝鸡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937年,陇海铁路西通到宝鸡促使企业迁到宝鸡。

  展厅里摆放着一个个小木箱,何瑞介绍,当时搬迁的时候工人们把大型的机器设备拆成零件,装进木箱带到宝鸡,建厂时把木箱拆了铺成车间的木地板。

  抗战前的宝鸡是西北一个普通的农业小县,城区人口仅六七千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只有一些手工业作坊,经济十分落后。1937年,陇海铁路向西延伸修建到宝鸡,宝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等因素,成为工合运动发展的理想之地。

  窑洞车间还展示了工合运动在宝鸡的发展过程。

  1938年8月23日,受中国工合总会派遣,卢广绵同工合指导员、上海技工孙夏威来到宝鸡。在他们的积极动员和大力支持下,1938年8月26日,由7名铁匠联合成立了“天星大华手工铁器社”,这是中国工合运动开展以来创建的第一个工业合作社,并随即在原宝鸡县城西门里路南(今宝鸡市金台区中山西路)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这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建立的第一个派出机构。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成立后,将大批沦陷区流落到后方的难民和失业者组织起来,积极创办各类企业,开展生产自救,解决了3万多产业工人和难民的吃饭问题,发展和保护了宝鸡地方民族工业。

  作为西北工合运动的中心,宝鸡工合承担了繁重的军需供应任务。仅1939年12月,工合宝鸡事务所所属合作社生产供应的军毯就达5万多条、军大衣3.6万件。当时,抗日前线军需的毛毯中,有80%是由宝鸡地区工合组织生产的,受到了前线后方的交口称赞。

  宝鸡工合成为当时抗日前线军需物资供给的重要生产基地。因此,宝鸡也被中国工合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人之一的埃德加·斯诺称为中国的“工合城”。

  进入新时代,宝鸡工业走向新征程。宝钛集团、宝鸡钢管公司、宝鸡桥梁厂等一批知名企业,正在取得一个个新突破,为宝鸡的发展、中国科技的进步作出新贡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