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民兵模范队十八勇士抗击日伪军的英雄事迹,被人们传颂至今。存良大桥,正是为了纪念十八勇士中的夏存良烈士而命名。
抗击日寇 热血抛洒在故土
夏存良(1910—1944),宝应县柳堡乡(今柳堡镇)柳堡村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柳堡乡民兵模范队中队长。
夏存良烈士
1944年3月29日,日寇因车桥战役失败,对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600多名日寇和伪军,兵分3路进犯大、小官庄和柳堡一带。柳堡乡民兵模范队奉上级命令阻击来犯之敌,掩护机关和群众撤离,十八勇士和日伪军坚持战斗近3个小时,有效地牵制、杀伤了敌人。待群众和物资安全转移后,民兵模范队才开始撤退。夏存良在撤退时被敌人打伤,落入敌手,被敌人用刺刀活活刺死;队员夏存仲、夏心宏在子弹打光后,遭日寇围捕,后被日寇带到临泽据点惨遭杀害。
战斗结束后,宝应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柳堡村为英勇牺牲的3位烈士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经宝应县委、县政府批准,柳西村被命名为存良村,后来调整命名为存良生产队、存良生产组;柳堡村将境内新开挖的一条生产河命名为存良河。1994年10月,又将存良河上新建成的一座桥,命名为存良大桥。
存良大桥
继承遗志 热血男儿从军去
在革命烈士精神激励下,柳堡村涌现出父亲送儿、妻子送夫参军的动人场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柳堡村是有名的支前模范乡,派出了二十多条农船、数十位民工运送粮草和武器弹药、扛担架,保障了前线的战斗。
1949年后,烈士家乡的热血青年参军报国情似火,戍守疆土志如山。夏存南等6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荣立战功,受到部队表彰。沈海连,1977年1月入伍,1979年2月22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自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至今,柳堡村先后有100多人参军,他们中很多人在部队入了党。
2018年,宝应有关部门在柳堡村重建柳堡烈士陵园,又将该村其他烈士墓迁至陵园内。园内现有烈士16位,其中抗日战争期间牺牲10位、解放战争期间牺牲5位、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1位,均为柳堡村人。
松柏苍翠映陵园,丰碑矗立赞英魂。红色精神在柳堡村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柳堡烈士陵园
砥砺奋进 革命老区焕光彩
勤劳朴实的柳堡村人努力建设好革命老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大兴农田水利、开挖二纵八横的生产河、建成排灌设施配套的高产丰产田,粮食连年丰收。柳堡村总投入约780万元,建成水泥硬质化道路约26公里,做到组户四通八达,方便村民出行。
美丽乡村公路
宝应是著名的荷藕之乡,柳堡村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较快。村内现有荷藕种植大户8户,承包种植荷藕4180亩,其中村外种植3600亩;有2家荷藕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莲藕类产品,有莲藕汁、纯藕粉、糯米藕、藕粉圆、藕酱菜等;蔬菜系列产品,有保鲜、盐渍、水煮、冷冻四大类,畅销江苏省内外。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给村民提供了众多的就近就业机会,也为村民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千亩荷塘盛放
2011年,柳堡村被扬州市委、市政府授予2009—2010年度“扬州市文明村”称号;2014年,被江苏省爱卫会授予“江苏省卫生村”称号;2020年,柳堡村建设成为江苏省美丽宜居村庄。
存良大桥
巍巍存良大桥,将继续见证老区人民蒸蒸日上的幸福小康生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