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帷幕。济南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成为山东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进行曲。
全面抗战8年间,济南周边各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有力地牵制了日伪军,成为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济南地区已有党支部900多个,党员8000余名。
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景
中共长清临时支部成立和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创立
大峰山,坐落在长清区的南部,为长(清)肥(城)平(阴)3个区县的边沿中心,与肥城山区相连,也称长肥山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同泰(安)肥(城)山区、平(阴)阿(东阿)山区相呼应,是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清革命的摇篮,被称为“长清的延安”。
1937年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30日,占领了长清县城。
在家国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党员魏金三、夏页文等人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长清积极发动开展抗日斗争。
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魏金三等共产党员决定将长清县的抗日领导核心从县城向农村转移,首先到达县城南部山区——魏金三的家乡南坦山阎楼村。
阎楼村有300多户人家,魏金三与这里的群众有密切联系,为抗日斗争活动深入迅速地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38年1月初,共产党员万晓塘等在阎楼村魏立政家的地窖内举行会议,成立了中共长清临时支部。
大峰山抗日根据地
农民踊跃报名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8年1月29日,为扩大抗日斗争的影响,中共长清地方支部决定筹措抗日活动经费、枪支弹药,准备组织“民先”队员袭击长清县维持会。自2月5日起,许多青年学生、教员和有志之士纷纷奔向长清马湾庙,当时集中了60多人、20余支枪。长清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爆发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马湾抗日武装起义,抗日游击队也正式成立,定名为山东抗日救国军,冯晓云、张耀南为负责人。
1938年2月下旬,为取得上级党组织对长清抗日武装的领导,党支部派袁振和冯乐进分别到聊城、肥城与鲁西北特委,和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联系。上级党委决定,长清游击队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第四大队。
1938年5月初,日军攻陷肥城县城,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撤至肥城边家院一带。在泰西特委的领导下,自卫团决定部队分别到泰肥山区、平阿山区、大峰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根据地。王晋亭、袁振、汪毅、李文甫、徐麟村等带领自卫团四、十一、十七大队进驻大峰山区,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
大峰山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坚强战斗堡垒
不久之后,大峰山抗日队伍被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队独立营。汪毅任营长,李文甫任政委,冯乐进任政治部主任,张耀南任营部副官。为扩大队伍,汪毅委任张耀南兼任第四连连长,直接负责组织一个连,并派共产党员杜镜秋任连指导员。张耀南在长清执教10余年,学生众多,他利用广泛的社会影响,与各界广泛联系,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发展了100余人,组建了连队。 1938年8月初,大峰山独立营在下巴附近伏击日军,毙伤日军90余人,取得了首战胜利。这是大峰山独立营成立以来对日作战的第一仗,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最大的胜利,成为当时灵活运用毛主席游击战术的经典战例,对大峰山抗日根据地有着深远影响,对日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39年6月,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接着,全县各区民主政权相继建立。同年11月,泰西地委授予长清“抗日模范县”称号。
党组织在领导创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广泛深入地发动了群众,使各项抗日工作轰轰烈烈地进行。到1940年春,在中共长清县委的领导下,已经建成了比较巩固的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全县的抗日斗争蓬勃开展。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长清(峰山)县坚持八年抗日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在山东根据地建设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山东联系延安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是培养党政军干部的红色摇篮,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熔铸了“信仰如山,一心为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峰山精神,被誉为山东泰西地区的“小延安”。大峰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大峰山人民在革命史上立下的功绩,大峰山被命名为“大峰山革命遗址”。
现在,“大峰山革命遗址”已经被建设成济南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主体建筑是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2018年3月开始建设,2019年4月25日正式揭牌投入运行。这里是济南市委命名、山东省委组织部备案、济南市委党校主管、长清区委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党性教育基地。
艰苦卓绝、战绩卓著的济南全面抗战
抗战爆发以来,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下,除了大峰山抗日根据地外,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章历泰边区抗日根据地、邹长抗日根据地、齐济临商边区抗日根据地……多处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抗日武装力量从小到大,在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中,给日伪军以无处不在的威胁和打击。
在共产党的组织带领下,真正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党领导下的农会、妇救会、青年救国会、武委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动员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交通,捣毁敌伪政权,镇压和惩办汉奸,根据地的每个村庄都是坚强的堡垒。
共产党领导的沦陷区抗日斗争也异常艰苦卓绝。在开展武装起义的同时,党组织派遣陈隐仙等党员打入济南,建立起中共济南工作委员会,并很快建立起两个支部:徐家花园支部和北大槐树支部。此外,还以北大槐树支部为核心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大同盟”。正当工委工作逐步展开之时,遭到了日寇宪兵队的破坏。
1942年后,济南周围的鲁中区、冀鲁边区、冀鲁豫边区、清河区等抗日根据地逐步壮大,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局面。中共山东分局决定依托根据地开展对敌占城市的地下工作。各区党委都设有城市工作领导机构,在根据地物色城工关系,不断派遣干部打入市内,开创了城市工作的新局面。
1943年,山东分局决定由张洪涛筹建中共济南工作委员会,武中奇、商景才任委员。同时建立济南市抗日民主政府办事处,由武中奇任办事处主任。鲁中工委依托抗日根据地开展城市地下工作,把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与开展城市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济南的城市地下工作出现了积极稳妥发展的局面。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大峰山、平阿、邹长、章历泰、齐济临商等济南周边抗日根据地斗争环境更为艰难。
1943年下半年,济南各抗日根据地形势开始好转,抗日力量得到充实,并由此开始转入局部反攻,主动出击消灭敌人。抗日军民节节胜利,日伪军则节节败退。地下党组织对日伪军的分化瓦解工作也进一步加强,部分伪军携枪来投奔八路军。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和朱德发布的大反攻命令,山东军区于1945年8月兵分5路,向敌占城镇和交通要道展开反攻。军区部队大部编成野战兵团,山东各地由10万余名民兵组成数十个“子弟兵团”,开赴前线配合主力作战,同时动员10万余民工,支援前线。1945年8月,长清、平阿、章丘县城收复;9月,济阳、商河县城回到人民手中。
全面抗战8年间,济南周边各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有力地牵制了日伪军,成为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城、长清(峰山)、平阴、商河、济阳、章丘各县抗日军民共发动对日伪军作战近千次,毙、伤、俘日伪军3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抗日斗争中,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抗战初期,济南周边只有历城、章丘一带有少数党员活动,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济南地区已有党支部900多个,党员8000余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