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国民党和共产党携手合作,共赴国难,创造了团结御侮,夺取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完全胜利的光辉业绩。但是,由于国共两党在抗战中执行着不同的纲领和路线,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概括起来说,这条轨迹就是: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党虽然宣布“抗战与建国”并行,但实际上却是借抗战之名,行政治上继续专制独裁、经济上加强垄断统制之实,同时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特别是抗战后期,不断强化独裁统治,观战避战,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与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背道而驰,结果使他们同广大人民之间发生深刻的裂痕,逐渐失去了民心,也就是说,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虽然赢得了战争,但失去了人民;与国民党相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在与国民党合作抗战的过程中,坚持抗战与民主的协调统一,努力把改革国内政治、推动社会进步与坚持抗战紧密结合起来,践行大众的民主诉求,把民主革命的要求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付诸实施,实行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这些政策契合了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的中国国情和民众要求,得到广大群众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也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拥戴。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既赢得了战争,又赢得了人民。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当时国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抗日战争只有发动蒋介石、国民党参加,才可能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全国抗战的开展,才可能有全民族的抗战。没有蒋介石、国民党的参加,单凭共产党的力量,尽管他的抗日主张无疑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独立支撑全国抗战大局的。抗战期间,蒋介石虽然没有放弃反共,但也没有放弃抗战。八年全国抗战,尽管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采取消极、片面的抗战路线,对日妥协退让,有时候也搞点“和平”谈判,但毕竟没有对日投降,总算把抗日的旗帜扛下来了。这与汪精卫之流有本质的区别。汪精卫也反共,他把反共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侵略者身上,在民族敌人面前,他挺不起腰杆,作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鹰犬。
从全民族战争的角度看,蒋介石、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得到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同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是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条件,全民族抗战是否能实现,或者一时实现了,能否坚持下去而不至中途夭折,以及中国是否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就要打一个大问号。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力量,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所以,人民力量的存在和发展这个基本条件的极大重要性,更加应该得到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因此,抗日战争这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国民党、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
很明显,蒋介石成为抗战领袖,把蒋介石、国民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这也是由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决定的。但是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肆意反共反人民,才从原有的历史地位上跌落了下来。这是怪不得共产党的。
我们看到:中国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存在是决定抗日战争面貌和结局的关键。抗日战争的特异之处是蒋介石政权控制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并存。这种两个战场并存的状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所独有的。国民党政府掌握着国家军队,有国家提供的后勤支持,与敌人正面相抗衡。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前,正面战场与日寇作战还是积极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正面战场作战就消极了。日寇大幅度进入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均为敌人占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打进敌占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广大人民,依靠广大人民,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由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正面战场相互策应,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这一“中国抗战的特点”,对抗战的胜利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纵横驰骋,独立自主地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出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一系列巧妙战法,有效地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敌人。人民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抗战的主力军。广阔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大规模的敌后游击战争,在持久抗战中发挥了重大的战略作用。国民党攻击共产党“游而不击”,这是出于制造反共舆论的需要。在敌人鼻子底下“游而不击”,它怎么生存下去呢?实际上,敌后战场吸引了侵华日军大部分兵力。1944年3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以前,敌后战场抗击日军56万人的64.5%,正面战场抗击35.5%。日伪军加在一起,敌后战场抗击敌人总数134万中的110万,即80%。客观来说,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日战场的全局。它们在战略上是互相依托、互相配合的,这种战略配合关系并没有高下之分,在抗战战略的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正是因为敌后战场吸引了大部分日伪兵力,自然就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两个战场互存互补,互相支持,缺一不可。缺了一个,抗日战争的胜利都是难以想象的。敌后战场的战略地位,当时美国的军事评论家威尔纳就指出过。他说,日本后方充满了中国的游击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一个地方的游击战能够担当游击战在中国将要而且能够担负的战略任务。”正是有正面战场的坚持,又有敌后战场的强大存在,才使日寇招架不住,穷于应付,才有战争胜利的结局。
两个战场存在的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国共合作,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种在战略上配合的独特的对敌作战形式不可能存在。两个战场在战略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但是两个战场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敌后战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游击战争,在渡过了1941~1942年最艰苦的阶段以后,敌后根据地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到抗战胜利时,根据地总面积已达到10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亿,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军队131万余人,民兵268万。正面战场在相持阶段中则比较消极,在1941~1942年日军发动的一些战役中,正面战场虽然进行了抵抗,有些战役由于指挥不当、作战不力,却打得不好。尤其是1944年4月以后日军发动的“一号作战”(即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八个月中,丢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广大地区约20万平方公里土地,146座城市,6000万同胞沦于侵略者的铁蹄下。在战争中的不同表现,直接影响着全国的政治局势。可以说,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地表现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了它们各自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