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显著不同是:它有两个主要的战争策源地——德国与日本;有两大主战场——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的牺牲也同俄罗斯人民一样是最惨重的。”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亚洲主战场。
东北抗战——中国最早举起反侵略旗帜
二战时期,日本是最早形成的一块战争策源地。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不过十余年,列强重建远东秩序的华盛顿会议结束不到十年,日本便迫不及待地要用武力打破远东秩序。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毁铁路,嫁祸于中国军队,随即向中国守军发起全面进攻。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明哲保身的西方政治家们此时尚未意识到日本对中国东北发动侵略所隐含的意义,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软弱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面对国土沦丧,中国人民毅然举起了反抗侵略的旗帜。江桥抗战,展示了东北军民的抵抗决心,由此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装斗争。由东北军队与当地民众组成的各地义勇军纷纷成立,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东北义勇军失败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继续坚持东北抗战。东北抗联发展最盛时编有11军。东北军民前赴后继英勇作战,至1937年7月,消灭日伪军达10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东北抗战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不仅武器简陋,弹药匮乏,就连将士们基本的吃穿也不能保证,但他们仍顽强坚持下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死后被日军残忍解剖,侵略者们发现他的胃中竟然一颗粮食也没有,只有草根和棉絮。这样顽强的抵抗意志,令“围剿”日军也不禁为之震惊与折服。
诚如德国学者鲁道夫·哈特曼所说:“日本早在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东北的侵略,打响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第一枪。中国军民在东北的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全民抗战——独力支撑对日作战4年半
1937年7月,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长达4年半之久的时期内,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那时的中国既是在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实际上也是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而战。抗日战争的坚持,极大地消耗了日军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日军在亚洲侵略扩张的手脚,迫使日军放弃了北进计划,并对其实施南进计划起到了阻滞作用。
当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中日两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对比上相差悬殊。在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半中,中国军队的抵抗不可谓不英勇,从淞沪战役中坚守宝山城全部壮烈牺牲的姚子青营、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到台儿庄战役中坚守藤县几近全部阵亡的王铭章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确如《义勇队进行曲》所唱:“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抵抗侵略的长城”。虽然日军挟火力优势,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告沦陷,然而中国抵抗的怒火始终熊熊燃烧。
正面战场终于稳住了战线,与日本展开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军队还不时发起攻势作战。1939年12月至1940年2月,正面战场各战区发起了冬季攻势作战,共计毙伤日军5万余人。特别是昆仑关一役,消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大部,击毙该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
在日军后方,中国抗日军民的斗争并未停止。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打出了一片新天地,缔造出一个个抗日根据地,使日军“后方”变成了令其寝食不安的“前方”,日军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敌后抗日力量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作战方式,充分体现了装备落后但意志坚定的敌后军民的抗日勇气和智慧。在最困难的1941年至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民兵共作战4.2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33.1万余人。日本旧陆海军档案和战史丛书里,有众多“治安战”的记载,充斥着对中共游击战无可奈何的感叹。可以说,这一时期,敌后游击战成为消耗日军力量最为恰当的攻势战略,也成为消耗日军胆略与士气最为有效的心理战略,为改变中日战争力量对比,促使中国度过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的相持阶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敌后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敌后战场还发起了“百团大战”这样的全面进攻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在全面战争刚刚爆发时,日本流传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说法。然而,仅仅是在淞沪地区,作战便打了3个月。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不得不一再增兵。1937年,侵华日军为21个师团,到1941年时,日本在华兵力增至40个师团。但侵华日军兵力的增加仍无法改变战争的相持局面,日军深陷于中国的战争泥潭之中。
4年半中,中国军民独撑抗战。随着时间推移,美英逐渐意识到了中国抵抗对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战略意义,开始向中国提供物资支持。陷入僵局中的日本,认为中国的抵抗得以延续,全因获得美英等国的支持。为了彻底解决中国问题,日本决定孤注一掷,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企图迅速摧毁美英和中国的抵抗意志,一举解决东亚问题。日本这一举动,加速了其走向败亡的进程。
同盟互助——境内外战场协同作战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上几乎所向披靡。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1942年1月2日占领马尼拉,2月15日,占领新加坡,3月9日,荷属东印度亦告沦陷。数月之内,日军取得了毙伤俘英、美、荷等盟军官兵约30万人的战绩。
此时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发起长沙作战。结果,中国军队重创日军,取得了毙伤日军5万余人的战绩。长沙会战是这一时期盟军对日作战的惟一胜利,与英美在东南亚战场的一败涂地形成明显对比。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就此发来贺电。以往对日军战斗力比较轻视,而对中国抗战战绩有所不满的英美,此时终于领教了日军的战斗力,体会到中国抗战之艰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为更有效地协调作战,成立了中国战区。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派出远征军出境作战。1942年2月,10万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支援英军。中国军队作战英勇,曾在仁安羌地区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7000人。英伦三岛亦为之震动,指挥这一作战的中国新38师师长孙立人因此而获得了英国勋章。由于英军缺乏斗志,缅甸保卫战终告失败。缅战失利后,撤退到印度的中国军队厉兵秣马,重组为中国驻印军,并在1943年末发起了缅北反攻战。驻守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在1944年5月发起滇西反攻战,向缅北推进。两军于1945年春胜利会师。缅北反攻战是盟军在大陆地区发起的第一次成功的反攻战,共毙伤日军4.8万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抗战期间,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给侵华日军以重创,毙伤俘日军人数达133万人。此外,日本陆军大部仍被牵制在中国。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仍有110万左右的军队用于中国战场,这一数目超过了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兵力总和。此外,还有70多万关东军驻守在东北地区。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日军无法向太平洋战场转移更多兵力,这就有力地支持了盟军在太平洋方面的作战。
战时盟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军民的抗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由此可见中国战场的战略价值。正是由于中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苏、美、英同为当时世界上坚持与轴心国作战的4支主力军,中国获得了“四强”之一的称号。战时“四强”此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战后维护世界安全的核心组织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由一个战前屡遭侵凌的弱国,一跃成为一个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任务的核心国家,其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在抵抗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历史对中国抗战伟大功绩的肯定与嘉许,也是未来世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新的维护者的期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