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日军少将吉川资:毙于八路军反“扫荡”
来源:搜狐网   2015-07-16 09:46:58

  

  6月30日,重庆市北碚区档案局(馆)公布了一批侵华日军行军档案,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细节。图为侵华日军定制订的“来源、五台附近山岳地带扫荡要图“(1938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新华社

  国际先驱导报7月9日报道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埋伏在山东沂源石桥的八路军鲁中军区部队主力,突然一起开火,轻重机枪、各式步枪不停地射击,构织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手榴弹、六零炮弹纷纷在山沟中行进的日军队伍中爆炸。

  遭到伏击的日军第59师团步兵第53旅团一片混乱,官兵们立即四散躲避。此时的旅团长吉川资少将并不知道已经死到临头了。对于在侵华战争中身经百战的他来说,经历枪林弹雨早已习以为常。但这一次,他没能躲过。

  参与两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3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率领10万大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准备发起“长沙会战”,企图消灭中国军队第9战区主力部队。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担任日军第33师团兵器部长的吉川资只能算是机关官员,没有直接领兵作战。

  但第二年的宜昌战役中就不同了。

  那次战役中,吉川资大佐接替了因判断失误而毙命的神崎哲次郎大佐的职务,担任第39师团步兵第233联队长。1940年5月31日19时30分,第39师团不顾日军的命令,实施炮火集袭一个半小时,而后以第233联队为突击队,于2l时35分强渡成功。邻近的第3师团也只好提前强渡。拂晓前,两个师团的战斗部队大部渡过汉水。攻陷襄阳、宜城后,第3、第39师团于6月12日攻占宜昌。

  之后,日军曾一度奉命撤出宜昌,但其后突然又改变计划,于是中日双方再次展开激战。

  6月24日,日军再次攻占宜昌。此后,日军将主力集结于当阳与襄河附近地区,中国军队在江陵、宜昌、当阳、钟祥、随县、信阳以北之线,对敌形成包围态势,与日军相对峙,会战遂告结束。

  吉川资也是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直接参与者。

  为策应第13师团的防御作战,第39师团派出吉川资大佐率第233联队,利用夜暗秘密穿越中国军队的封锁线,进至宜昌外围地区,从侧背昼夜不停地袭扰中国军队第9师、新编第33师及第76师等部,使其难以全力投入攻城作战。

  从9月30日至10月11日,国民党第6战区围城部队因行动迟缓,又未将全部精锐部队用以攻城,致使14个师的兵力,未能攻下日军一个不完整师团固守的宜昌。

  石桥伏击战成瓮中之鳖

  1943年3月,吉川资曾奉命返回日本,任留守第56师团司令部部附,为常驻九州大学特务机关长。次年4月,改任第86师团司令部部附,仍为常驻九州大学特务机关长,不久后晋升为陆军少将。

  1945年1月,吉川资少将再度调入侵华日军。他担任中国派遣军直辖第59师团步兵第53旅团旅团长,师团司令部驻山东省泰安。

  为了抵抗美军由山东沿海登陆,第59师团根据大本营的命令于4月6日移驻济南。当时,吉川资少将率步兵第53旅团进驻济南市区,并纳入第43军战斗序列。

  4月25日,日军第43军在山东半岛进行“清剿”、“扫荡”作战,第59师团主要担负济南以东地区的作战,其中吉川资少将的步兵第53旅团的作战地域在沂源地区。

  日军开始“扫荡”之时,正值八路军山东军区准备发起夏季攻势作战之际。由于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日寇推进非常缓慢。于是,吉川资少将亲自前往战场督战。

  当日军第43军调集3万余人兵力,采取分进合击、分区“清剿”等战术,以鲁中、滨海为重点,展开全区性大“扫荡”时,山东军区部队立即调整作战部署,转入反“扫荡”作战。其所属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罗舜初,指挥第1、第2、第3、第4、第5军分区部队,与日军第59师团周旋在鲁中地区,不断以阻击、袭击、伏击、袭扰等战法打击敌人,没想到在石桥伏击战中使旅团长吉川资成为瓮中之鳖。

  已经死到临头的吉川资迅速将步话机拉到一块巨石后,通过喊话命令各部整理部队,组织反击。他在指挥部队向一高地冲击时,被八路军伏击部队乱枪击中,当场毙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