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革命后代王苏生:我九死一生的父亲王崇文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07-29 09:14:53

p>  王苏生今年61岁,家住沂水县,现为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员。曾创作过多部以沂蒙山抗战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近年来,王苏生又自费拍摄了多部抗战题材的微电影和大电影,对于曾发生在沂蒙山区这片革命热土上的战斗故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一名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人,按理说并没有经历过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可为什么他会对抗日战争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一切都要从他的父亲王崇文说起。

  

  王苏生向记者讲述父亲王崇文在抗战时的经历

  父亲12岁半进入《大众日报》工作

  王苏生的父亲王崇文今年87岁,是一名老资格的八路军战士,经历过大小战役上百次,在战斗中多次负伤,用王苏生的话说,“我父亲算得上是九死一生。”

  王苏生以前家住沂水县城广圣桥附近,听父亲讲,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他们家里经营眼镜店、玻璃店等多种生意,家境殷实。1939年夏天,日军侵占沂水城。王崇文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王苏生的祖父王龙汇被迫舍弃家业,带着全家人逃到乡下躲避战火。

  “我爷爷虽然是个商人,却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士,十分痛恨日本人发动的侵华战争。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王庄创刊,1941年6月,爷爷就把我年仅12岁半的父亲送到了那里。”王苏生告诉记者,从1938年10月开始,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由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停止了对中国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把主要兵力用于巩固其后方,“那时候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

  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还很幼小,又处在敌、伪、顽的分割夹击当中,无论在人力、财力和武器装备上,都处于劣势和十分困难的时期。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已成为发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的关键,“可以说那时候,山东地区的党和人民都迫切需要一张能够宣传贯彻党的抗战主张和政策,动员、组织和鼓舞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报纸,我爷爷把父亲交给《大众日报》,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日战争。”王苏生说。

  前后三次险些倒在鬼子枪炮之下

  1941年冬天,日军开始对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大众日报社遭到破坏,王崇文和报社的其他几个孩子被疏散到当时的沂山野坊一带的老乡家隐藏。结果因汉奸告密,在疏散后的第二天,整个村子便被日军包围。

  “那时候藏是藏不住了,那名老乡拉着我父亲就往山上跑,鬼子就在他们后边七八步远的地方叽里呱啦地大声喊叫,估计就是‘赶紧站住,再不站住开枪了’之类的话。但当时都知道被鬼子抓住的下场,两个人谁都没停继续跑,结果,老乡被当场打死了,我父亲年龄小,目标也小,虽然裤子上被打了六七个洞,但竟然毫发无损,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王苏生说,父亲逃到山上后,躲到了一处崖缝里,并用裤腰带捆扎了一抱荆棘棵挡在了“门”口作为掩护,冒着凛冽的寒风瑟瑟发抖地躲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王崇文小心翼翼地下了山,一路上靠捡吃地里的烂地瓜和向老乡讨饭回到了沂水县城。

  1942年,参军后的王崇文被编入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三旅,因为有着5年的私塾教育,颇有文化的王崇文成为了一名部队通信员,之后不久又被输送到了八路军山东纵队,成为了一名卫生员,跟随当时八路军山东纵队副司令员王建安。

  “父亲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对崮山突围战,那场战斗可以说是异常惨烈。”王苏生说,据父亲王崇文回忆,这次战斗被围困在对崮山的有山东军区机关特务营、省战工会、沂蒙军分区一团、沂北县大队和国民党51军一部,总兵力近千人,而围困的日伪军多达8000余人。面对如潮水般蜂拥而上的日伪军,王建安指挥若定,坚守阵地一天,先后打退敌人八次进攻,消灭日寇六七百人。“听父亲讲,当时鬼子拉回沂水城20多车死尸,在沂水城东岭烧了好几天。而我军也有数百名战士壮烈牺牲,父亲的很多战友都倒在了那次战斗中。当时任省战工会主任的黎玉在战斗中负伤,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和沂蒙地委组织部长潘维周、地委秘书王宏等同志都壮烈牺牲。”

  1944年春天,王苏生的父亲王崇文经历了一生中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战斗——临朐冶源遭遇战。

  “当时我父亲作为军医跟随部队前往临朐,在冶源附近同100多个鬼子正面遭遇。”王苏生说,当时父亲所在的部队有600多人,但是因为缺少武器装备,又是饿着肚子战斗,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面对拥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日军,在战斗上丝毫不占优势。“鬼子很狡猾,知道我们人多,不跟我们正面战斗,隔得老远,一个劲地用炮轰,炸得我们抬不起头。我父亲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头部和双腿嵌入了很多炮弹碎片,身负重伤。一直到1955年,才在苏联医学专家的帮助下,从身体里取出了弹片,但也落下了病根,不仅听力受损严重,一到阴雨天,腿也疼得厉害。”

  听父亲讲故事 让后人牢记历史

  王崇文直到1955年才离开部队回到家乡,之后又先后从事了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苏生说,回到家乡以后,父亲经常给他讲故事,他就在一旁整理下来,听得多了,对日军侵华历史更加了解,对鬼子更是恨之入骨。

  慢慢的,王苏生开始有一个想法:将鬼子在沂蒙地区犯下的滔天罪行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将老一辈抗日的事迹也记录下来。15年前,王苏生开始走出家门搜集相关资料,15年来,他跑遍了全市各个乡镇。“早上天刚蒙蒙亮起床,背上干粮和水就去车站乘车,最远到郯城红花镇时刚刚早上9点。”王苏生说,为了有条理地记录那段历史,他根据党史记载的历史事件,到现场找当地居民交流,记录英雄事迹和普通百姓的抗日经历。

  现如今,王苏生已将他15年来搜集的一手信息结集成册,“历史不能被忘记,鬼子当年在沂蒙地区犯下的罪行更不能被忘记!”(记者陈牛 张庆举 衣方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