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专家:抗战时期,南京已建立国内最先进防空预警系统
来源:南报网   2015-09-21 10:32:48

  抗战航空史专家:

  抗战时期,南京已建立国内最先进防空预警系统

  南报网讯(记者 吕宁丰)今年9月18日为我省首次防空警报试鸣日。抗战时期,南京作为首都,其防空预警系统情况究竟怎么样?抗战航空史专家、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教授高晓星接受南报网记者招采访时表示,当时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南京成立了防空司令部,虽然南京上空曾多次遭遇日本飞机轰炸,但由于建立了国内最先进防空预警系统,造成损失不算大。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飞机不断飞抵中国领空,非常猖狂,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无空防既无国防”的呼声,国民政府着手制订防空方案,1934年成立了防空学校,校址就选在南京。1937年9月,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南京,防空学校承担了防空作战任务,指挥地面高射炮、观测、探照灯等部队对日机作战,在防空作战中取得了不少战果。

  记者采访得知,1937年9月19日,日本海军航空队开始对南京进行大规模空袭,共袭击南京2次。第一次出动战斗机12架、轰炸机17架、水上侦察机16架,目标是大校场机场、金陵兵工厂;第二次出动战斗机10架、轰炸机11架、水上侦察机11架,目标是宪兵司令部和警备司令部。

  高晓星介绍,在没有雷达预警情况下,为保卫首都防空安全,在南京周边镇江、句容、高淳、溧水、江宁、浦口等地茅山、方山、牛首山、紫金山、幕府山、老山等山峰上建立了观测站,采取目测方式,观测人员用军用高倍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敌机来袭情况用电话报告防空司令部,为预警提供了时间和准备。后方的部队空中出动飞机进行拦截敌战,地面用高射炮进行射击,并通知城里人员进行疏散撤离,有效减少了日军空袭造成的损失。

  今天,我国已建立起了强大的空军、国土防空预警预报系统,以及覆盖全国的人民防空系数,让侵略者胆寒。谈起“9?18”鸣放警报意义,高晓星表示,一方面警示后人不忘惨痛的历史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另一方面居安思危,建设现代化的人民防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