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07-27  记者:谭人玮   2016-07-28 09:37:58



毛泽东为大生产运动题词。

三五九旅官兵在南泥湾开垦荒地,该部通过开展生产运动,实现了“丰衣足食”,成为全军榜样。本版黑白图片均为历史资料图片
 
  从1940年起,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边区的一切外援,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上日益困难。

  1940年以后,由于外援断绝,边区政府已没有足够的财力购粮,只能全部依靠向当地农民征粮。到1941年3月,部分地区就已出现断粮现象。

  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黄龙山地区,距延安约90里,当时是一片荒山野岭:一座座荒凉的山坡上,长满了齐人高的蒿子,荆棘横生;深山是遮天蔽日的树林,沟底是黑暗阴森的溪流,浸透着腐烂的枯木和野兽的尸体……部队来到后,遇到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刚到南泥湾时,缺乏开荒经验,经过不断的劳动实践,开垦的办法越来越多,效率也明显提高。到1943年,三五九旅的生产保障了粮食的全部自给。翌年,不仅实现了粮食和日用品全部自给,而且达到了“耕一余一”,开始向边区政府上交粮食。经过全旅官兵的辛勤劳动,终于把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

  党中央及时推广了三五九旅的成功经验,要求陕甘宁边区军民每人都要参加劳动,中央领导同志带头开荒种地,学习纺线。毛泽东也分得了一块耕地,一有空余时间,他就拿起锄头干起来。由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口号的鼓舞下,根据地军民迅速掀起了以农业为主的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据统计,自开展大生产运动后,陕甘宁边区农民所交公粮,从1941年占总收获量的13.58%,迅速降至1943年的不足9%。与此同时,截至1943年底,部队的衣食住行实现六成自给,中直机关实现五成自给,边区农民家中储粮平均翻了两倍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