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马本斋回民支队的建立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09-12-03 作者不详   2016-08-25 16:15:46

  1938年7月,马本斋在冀中平原建立回民抗日武装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

  马本斋(1901-1944),河北献县人。1937年冬,马本斋率领几十名回族青年在家乡与日军进行战斗。1938年初,成立了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7月,该教导队与吕正操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1939年初,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回民支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武装。支队设有政治处,开展政治工作,组织军政训练,学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如何粉碎敌人的军事围攻”等。各个战斗单位建立了共产党支部。

  回民支队初建时虽然武器装备相当差,但士气却非常高涨。他们在马本斋的率领下,灵活机动地深入敌后,时而化装插入敌人心脏,拔掉敌人的据点;时而袭击敌人一股,破坏敌军交通,对日伪的统治形成严重威胁。从1938年8月至11月,回民支队战斗30余次,破坏敌控铁路70余处,颠覆敌人列车20余次,毙伤日军500余人。这些胜利鼓舞了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回族青年纷纷参加这支队伍,部队很快发展到1500余人。

  1938年末至1939年初,日军在冀中发起大规模的“扫荡”,回民支队配合八路军主力,展开了反“扫荡”斗争。1939年冬,回民支队用土炮在无极至藁城的公路上,击溃了抢粮的日军,歼敌300余人,击毁敌汽车8辆,缴获大批新式武器,粉碎了敌人的抢粮计划。1940年夏,在康庄伏击战中,速战速决,毙俘日伪军80余人,支队无一伤亡。冀中军区授予“能征善战的回民支队”的锦旗,毛泽东题写了“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的赞语。1941年8月,日军山本联队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时,包围了东辛庄,放火烧了清真寺和马本斋的住宅,毒打阿訇和群众。敌人捕去马本斋的母亲,迫使她诱劝其儿子投降。马老太太大义凛然,严词拒绝,并最后绝食而死,以激励儿子抗日到底。

  1944年2月,马本斋动身去延安前夕,因患对口疮转肺炎,医治无效,在山东莘县逝世,终年44岁。中共中央在延安开了追悼会。毛泽东的挽词是:“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的挽词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1944年4月18日回民支队来到延安,成为保卫边区的一支队伍,并执行着生产建设和军事训练的光荣任务。回民支队打遍冀中平原,并转战于冀鲁边区和冀鲁豫边区。6年多来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消灭日伪军3.67万名,攻克敌人碉堡、据点,破坏敌人铁路、桥梁数百处,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