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汪精卫集团代表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在上海举行秘密谈判,签订《日华协议记录》,议定:缔结反共协定;中方承认“满洲国”,日方于恢复和平後两年内撤兵(内蒙古等地除外);日本享有开发中国资源的优先权等条款。
12月18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和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重庆。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1939年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中央政府。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
汪伪政府成立
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国民政府”还都仪式,正式成立傀儡政权,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华北临时政府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撤消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汪伪国徽
日本政府对汪伪政权发表宣言:“决定给予全力协助和支援。”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林森在1943年重庆车祸身亡后,渝方由军委委员长蒋中正领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同时在南京"转正"。),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长陈公博﹑司法院院长温宗尧﹑监察院院长梁鸿志﹑考试院院长王揖唐、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等。
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后,设置军事委员会作为其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汪精卫兼任委员长。
汪精卫视察伪军“清乡”
汪精卫在建立政权之前曾仿照蒋介石经营黄埔军校的先例在上海江湾成立军官训练团,意图建立自己的嫡系军队。由于日本方面不允许他有这样的部队,所以训练团被带至武汉绥靖处工作。尽管如此,至日本投降时,汪伪政府已经拥有7个集团军和一些绥靖部队。
汪精卫视察伪海军
此外,汪伪政府还对外吹嘘建有海军和空军。但汪伪政府的海军仅有陈旧小炮舰3艘,空军只有数架教练机,实际上形同虚设。汪伪政府所有的伪军统计起来,对外号称兵力百万,实际上大约只有八十万人。
1943年1月9日汪伪对同盟国宣战。
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去世,陈公博继任。
汪精卫的继任者陈公博
1945年8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后,由外务省秘密致电日本驻东亚国家傀儡政府的使节,命他们向各傀儡政府通报:日本将无条件投降。
遵照国内的指令,8月14日,日本驻南京汪伪国民政府大使谷正之会见汪伪政权“代主席”陈公博,正式向后者通报说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和驻上海陆军部长川本芳太郎,也奉命向汪伪政权头目们做了通告。
陈公博见日军覆灭已成定局,本来早想与重庆当局联络,但一直得不到“准确的答复”。他还以个人的名义致电重庆蒋介石,陈公博希望蒋介石给他一个回电,让他负责“指挥伪军维持地方秩序”。
但这只是陈公博一厢情愿而已。因为陈公博是除汪精卫之外的最大一个汉奸头目,蒋介石不打算公然委以重任。陈公博只好致电在上海的另一汪伪政权巨头周佛海,催他赶快来南京商量。
周佛海
其实,周佛海在8月12日,就从日本驻伪府经济顾问冈田酉次那里得知日本准备投降的消息。他听后立即致电蒋介石,密报说“陈公博在南京不稳,另有企图”,还请蒋向日军侵华头目冈村宁次催促,要他逮捕陈公博等首要汉奸;并表示他将集税警团、保安队、警察等1万多人实力,维护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献给国民政府。
蒋介石接到这个电报,通过军统驻沪特务对周佛海提出口头嘉奖,因此,周佛海接到陈公博的电报后置之不理。而陈公博得不到周佛海的回音,更加着急,立即派出汪伪中央宣传部长赵叔雍于8月15日持他的亲笔信来沪催周佛海回南京开会。周佛海无法再推辞,只好于第二天一早动身前往南京。
汪伪政权和平建国军军服
8月16日上午,周佛海到南京后,即与陈公博“会商办法”。在下午3点,汪伪在南京颐和路“新主席官邸”——陈公馆召开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陈公博以“主席”的身份首先发言,他讲述了当前的局势,并以他一向标榜的“党不可分,国必统一”的原则,决定解散“南京政府”,并且表示在重庆派员接收之前,将“中央政治委员会”改为“临时政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改为“临时治安委员会”,由陈公博任“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临时治安委员会委员长”,周佛海、王荫泰副之,以负责办理各部门善后事宜,并负责辖境以内的治安,“促各机关单位赶办结束,静待移交。”
对于陈公博的这番表态以及提议,全场没有一个人反对,连后来以自杀“表示抗议”的陈群,也默不做声。最后,陈公博取出了预先拟就的“国民政府解散宣言”,让梅思平朗读了一遍,梁鸿志对文字上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后,就算通过了。
“解散宣言”通过后,陈公博又提出:“结束机构容易,但我们南京方面所涉及的人数很多,如何善后,应该谈谈。”并准备提出“如果重庆不以南京为对象,能否另走他路”的问题。
谁知陈公博还没说完,周佛海就不耐烦地跳起来说:“宣言通过就算了,还谈什么具体问题。”说罢,扭头就走,离开会场后,头也不回地乘车返回上海。其他汪伪头目见状,也跟着匆匆而去,这次会议也就这样草草收场。
历时5年零4个月又17日的汪伪南京国民政府,在亿万人咒骂声中覆灭了。
汪伪政权头目陈公博在法庭接受审判
附录: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
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于1940年3月,是汪伪政权的政治指导机关,负责“议决”立法原则、施政方针、军事及外交大计、财政及经济计划、确定伪国民政府主席、委员、五院院长、各政务官之人选。
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下设法制、外交、财政、经济、军事、交通、教育、内政、社会事业九个专门委员会。1943年1月,汪伪政府对英美宣战,为加强战时决策,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另成立最高国防会议,以决定国防事项,并在中央政治委员会闭会期间代行其职权。
(1)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
(2) 当然委员:五院院长及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汪精卫、陈公博、温宗尧、梁鸿志、王揖唐、王克敏
(3) 五院副院长:褚民谊、朱和、江亢虎、顾忠琛
(4) 指定委员:周佛海、褚民谊、陈壁君、梅思平、陈群、林伯生、刘郁芳、任援道、焦莹、陈君慧、陈耀祖、李圣五、叶蓬、丁默屯阝、傅式说、杨揆一、鲍文越、萧叔萱、李士群
(5) 聘请委员:齐燮元、朱履深、殷同、卓特巴扎布、高冠五、赵正平、缪斌、赵毓松、褚青来、赵尊岳、岑德广
(6)中政会秘书长:周佛海 副秘书长:陈春圃、罗君强
法制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梅思平
内政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群
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徐良
军事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鲍文樾
财政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之硕
经济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慧
交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祖虞
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焦莹
专门委员会开会时,只讨论中央政治委员会交议事项或本委员会建议事项。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