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孙宅巍告诉记者,作为南京城的外围屏障,明城墙首当其冲遭到了日军的破坏。中山门、中华门、光华门等几个城门被反复炮击,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反复炮击,多处城墙垮塌。“迄今一些民间的研究者,还能从这几个城门附近的城墙上找到许多枪弹射击在城墙上遗留的痕迹。”孙宅巍说。
当时南京城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是城南的夫子庙和太平路一带。日伪“南京自治委员会”成立以后,曾有官员到夫子庙察看,发现大成殿已被日本军队糟蹋得一塌糊涂,除多处遭到火焚、部分房屋被烧毁外,日军的马厩、卫生学校等都设在殿内,殿宇原来的门窗、厢房等都已面目全非。
太平路一带原来是南京主要的商业区,在侵华日军攻占南京过程中基本被焚毁殆尽,可说是残桓断壁、一片废墟。南京另一个商业交通发达的地区下关,大马路、二马路等新建商业区也遭严重破坏。
日军掠夺财产文物的行径令人发指。朝天宫在南京沦陷后遭到洗劫,日本军队甚至将宫殿上的兽首等装饰品敲掉、掳走。作为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拥有大量文化典籍,这些图书散藏在中央研究院、博物馆、图书馆等不同单位。日军将它们集中起来,挑选其中珍贵的部分运走。据统计,在这个过程中,被损坏的图书高达80万册,其中就包括珍贵的甲骨文残片。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曾对遭到日军破坏的城市风貌进行一定修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进行一些古迹复原工作。但部分侵华日军的破坏是永久性的,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