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日本鬼子所到之处为什么疯狂搜集中国平民水缸
来源:抗战论坛   2017-01-03 15:37:35

日本人大概是全世界最爱洗澡的,春夏秋冬每天洗澡,家里再小,可以没有厨房也不能没有浴室,甚至有人一天洗两次澡。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淋浴并不算真正的洗澡,只有整个身子浸泡在热水里,全身泡软,皮肤红润,才算是一次完美的洗澡。

日本人爱泡澡的习惯,历史可算悠久。

日本是个亚热带岛国,山地多平地少,气候湿润温暖,加上从不缺水:海水、河水、溪流、温泉,自然养成了居民勤于洗浴的习俗。而另一件大事的发生,催生了日本人全民洗澡的热潮:佛教的传入。



日本人爱泡澡的习惯由来已久

 

佛教在日本远古的飞鸟和镰仓时代,几乎相当于国教,在皇族、武士们等贵族社会中很风行,而佛教的规范中对勤于洗涤尘垢特别讲究——大家还记得《聪明的一休》中,老方丈和徒弟们用大锅洗澡的一幕吗?

当时,日本人泡澡的地方有公共的浴堂、温堂,还有相当于蒸桑拿的风吕屋。不过,这些都是有身份地位的日本人才能享受,一般的贫苦百姓是无法享受到的。

日本真正进入全民泡澡的时代,是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的江户幕府时代,当时,一个江户城(东京)就有超过600家汤屋——日本人称热水为汤,大众澡堂为“汤屋”。平民百姓家里也有浴室,很简单:一个大木桶,叫做“桶风吕”,风吕就是澡盆的意思。

对日本人来说,没有澡泡,就不叫完美的人生。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侵略者在中国大陆狼奔豕突,自然没有优越的条件,而中国北方地区缺水,南方地区潮湿,中部地区酷热,日本士兵又要打仗又要忍受各种迥异于日本本土的气候,自然苦不堪言。

于是乎,日本官兵开始各显神通,寻找任何能充当“风吕”的民间代用品:汽油桶、酱缸、水缸……



日军搜集中国百姓家中的水缸





日军泡澡的漫画

当然,最常用、最容易到手的自然是中国老百姓家里的大水缸。很多老人回忆,当年日本鬼子进村,烧杀抢掠,却对水缸喜笑颜开:性子急的鬼子直接脱光衣服进去洗澡,有的大号水缸要还用马车当宝贝一样运走。

回到军营,两口水缸并排,就是一个惬意的“汤屋风吕”。











泡澡的鬼子兵

 

不过,洗澡过头了,就要付出代价。

据八路军115师老战士陈志勇回忆:他入伍后的第一仗,就是太行山区的阳城县町店伏击战,那是1938年的7月初,他所在的115师一部布下了伏击圈,准备围歼日军第25师团的后勤辎重部队。

第二天下午1时许,日军40多辆战车开进伏击区。7月骄阳似火,因酷暑难耐,日军将车停在河滩的大路上,纷纷架起枪支,脱光衣服高高兴兴下河洗澡。埋伏在河谷两岸的八路军,跳出战壕分段围剿。一时杀声震天,脱光衣服的日军士兵多被击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