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日军对绍兴的文化侵略
来源:绍兴日报   2017-01-12 16:17:19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绍兴的文化侵略,可谓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1937年8月14日,日本侵略军派出飞机对绍兴实行野蛮轰炸。之后两年多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日军飞机先后9次对文化古城绍兴狂轰滥炸。城中心的绍兴县政府、月池坊、断头河、掇木桥,龙山下的绍兴专员公署、泰清里绍兴中学附小,仓桥头的绍兴中学,投醪河的稽山中学,南街的石柱头,大街上的大善寺、万安桥和上大路的店铺等,都被轰炸,死伤累累,遍地狼籍。城市是文化的载体,许多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通过无数名胜古迹、历史建筑、台门住宅、临街商铺、公共设施乃至民风习俗体现出来的,轰炸、焚烧这些文化载体,就是对文化的破坏和毁灭,是日本侵略军犯下的重大罪行之一。

经过两年多的轮番轰炸之后,日本侵略军从1940年开始对古城绍兴发动大规模的地面军事进攻。在入侵绍兴的日子里,日本侵略军丧心病狂,无恶不作。对于城内外的各种文化古迹,则视其可移动或不可移动的属性,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掠夺和破坏。对不可移动的文化古迹,无论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如何,都不惜采取轰炸、焚烧或拆毁等卑劣手段加以摧毁。如对绍兴古城具有地标意义的龙山越王台,地处市中心的千年古刹大善寺,对绍兴历来人才辈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府学宫等等,无不在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魔爪下全部或局部化为灰烬。

到处劫掠可移动文物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对绍兴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掠夺对象,主要是公共机构和知识家庭。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更是日本侵略军劫掠的重要目标。原在城区五云门外石佛妙相寺内的维卫尊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日军侵绍头目北岛为侵占宝物,将石佛转移至日伪维持会,以图伺机盗运日本,所幸抗日战争获胜,日军阴谋未能得逞。维卫尊佛经文物专家鉴定,属国家一级文物,现藏绍兴博物馆。

文明古城的藏书在战乱中与文物古迹命运一样,遭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焚烧与掠夺。注重收藏各类图书是绍兴的优良传统,无论政府还是民间,藏书十分丰富。但在经历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日本侵华战争后,绍兴县立图书馆以及民间私人藏书量都大幅度减少。绍兴县立图书馆是由著名的古越藏书楼改组而来,到1932年改组时实有藏书23450册。战后的1947年统计,县立图书馆藏书仅为16651册,战争期间至少损失6749册。

日本军国主义者还无端摧残绍兴的教育事业,如屠杀稽山中学4名学生,杀害上虞永和镇中心小学校长戚怀诚,将屠刀砍向这些手无寸铁的学校师生,实在令人发指。而日军摧残教育更多表现为破坏教育设施,尤其是学校校舍。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绍八年,先后被炸毁、焚毁、拆毁和占据的中小学校多达45所。这是绍兴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空前的大浩劫、大灾难!

这还不够,日本侵略军对当时绍兴极其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同样进行疯狂破坏。据现存台湾的《行政院救济总署浙江分署业务总报告》载,在日军侵绍期间,省立绍兴医院损失房屋26间、病床50张、被褥10条;绍兴县立卫生院全部设备被摧毁;诸暨县立卫生院房屋、药品及外科器械部分受损;诸暨县公立医院房屋及一切设备被摧毁殆尽;新昌县立卫生院房屋被炸毁,设备尽失;嵊县县立卫生院房屋设备一概被炸毁;嵊县公立芷湘医院设备器械全部损失。日本侵略者一方面滥杀无辜、死伤无数,另一方面又摧毁医疗机构,使命悬一线的伤病员无法获得有效救治,凶残面目暴露无遗。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旨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本质,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以史为鉴,为繁荣绍兴的文化事业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