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楼村位于聊城开发区广平乡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个有近千人的大村子。
1945年,张家楼村的四周都是敌人的聚点,日伪敌人不断来村中索粮、要钱,交不上粮的农民惨遭杀害。1944年9月30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日),茌平抗日县政府派县大队副到张家楼村帮助建立了抗日民兵联防大队。全村共组织民兵300人,下分3个中队,大队长张承岗,副大队长张承新。联防队成立的当天,即向村民宣布了两条规定:一是从今以后,全村人民抵制敌人的一切摊派,对日伪一粒粮食不交,一厘捐税不纳,任何公差不出。二是筹集武器,购买钢枪,修筑围寨,武装抗敌。
日伪军对张家楼人民的抗日举动极端仇视,多次预谋策划,企图瓦解张家楼人民的抗日武装。日伪军在上下层广造舆论,说张家楼是“八路村”,多次派特务到村内刺探情报,均未得逞。
1945年3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伪县长李岐山召集了由茌平日本顾问井上、交际处长雷汉臣、参谋处长杜建之、手枪队长杨存才、第六团长兼伪县大队长许学章、副官处主任兼日本翻译庞志升、参谋杨子相等参加的军事会议,再次密谋攻打张家楼的计划。经驻茌平日军顾问井上与聊城日军国井联系,驻聊城五九师团五三旅团四十四大队的60名日军,并治安军一个团,携带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五个,由日军一中尉带队于3月25日下午到达茌平。当晚,日军90人及李岐山的部属共2900人的兵力对张家楼进行偷袭。
3月29日(农历二月十六)清晨,敌人将张家楼团团围住,妄图从东门进攻。只听村内一阵钟声,全村男女老幼纷纷登上寨墙,茌平县大队侦察员张同禹、张成申、张先顺正赶到村里,便就地参加了指挥。张家楼的民兵和群众把几十门“将军炮”、六十多支“大抬杆”和土枪顺着围寨墙排成一圈,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冲击,打得敌人狼狈不堪。
对于张家楼的顽强抵抗,茌平的日伪军头子早已恼羞成怒。日本顾问井上对李岐山说:“对张家楼要速战速决,不然后患无穷。”30日,井上又从临清弄来30名日军和一门大炮,驻聊城的治安军又增派一个团,把180人的机枪营从袁庄调到茌平待命。日伪军总兵力比前一天增加了800人。李岐山决心用“烧光、杀光、抢光”对付张家楼,他要求属下“谁的刺刀不见血按八路治裁”。
3月31日(农历二月十八)拂晓,井上、李岐山带领3700多名日伪军和治安军包围了张家楼。聊城来的治安军分布在南面和东南面,全部日军、大炮、重机枪和机枪营分布在北面和东北面,准备从北面进攻。上午8时许,日军连放三炮,把紧靠北门的寨墙轰开了个城门楼大小的洞,日伪军齐拥入村,接着集中火力,向村内发动了更猛烈的轰击。攻上寨墙后,日伪军的机枪、步枪等轻重武器组成密集的火力网,射向村内抗日群众和房屋。从北门进村的日伪军见人就杀,遇柴就点,见房就烧。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疯狂屠杀,张家楼群众死伤遍地,南门外的小场里死的最多,一处就有60多人,大部分是机枪打死的,有的三四个压在一起。村里大街上、胡同里,也都是被杀害者的尸体,地上墙上到处是迸溅的血迹和脑浆,村中到处堆着骨肉脏腑,真是惨绝人寰,目不忍睹。
张家楼惨案,日伪军共杀害共产党员、村干部、民兵和群众333人,打伤271人,抓走264人,烧毁民房2723间,抢掠耕牛86头、大车48辆,其他财物不计其数,给张家楼造成极大损失。自此,张家楼地无人种,小麦无人收,村子满地瓦砾,一片废墟,成群的野狗出没于残垣断壁和荒芜的蒿草之中,直到当年秋后茌平县城解放后,张家楼才渐渐有了生机。
1945年9月下旬,茌平县解放,沾满人民鲜血的李岐山被击毙,制造“张家楼惨案”的刽子手先后受到惩罚。1960年4月,在全国民兵大会上,张家楼村被誉为英雄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