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日寇暴行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为什么南京当时不反抗?相信这样的回答足够响亮
来源:作者    2016-12-14 14:33:58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79周年。

  一直以来,网上有这么一种声音,认为当年成队成群的中国人被几个日本兵屠杀,竟无一人反抗,可怜而可悲。

  但我们不这么看,除了战争杀戮必然带来的恐惧心理因素外,当我们习惯性地用仁爱、道德的认知,去面对那一帮毫无人性的兽类时,必然不会想到他们竟会如此惨无人道。

  不反抗不是因为卑贱懦弱,而是因为固有的文明思维,对突如其来的野蛮行径缺乏应有的警惕、防范与反击。

  中国人向来不缺血性、骨气和团结,无论是其中的优秀分子还是普通民众,民族性格中都有坚韧、勇敢、刚强的气质。

  缅怀,不只是重温当年的苦难与悲伤,更是为了继承不屈的勇毅与坚强。相信这篇文章,从正面给出的回答,足够响亮而有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每一年的十二月,临近国家公祭日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看一看1937年的路,想一想那个时代的人。今年,当第三个国家公祭日来临,我正在南京,各种政府或民间的缅怀祭奠活动,让这个大气沉稳的城市充满庄重肃穆的气氛。纪念,绝不只是为了捡拾曾经的苦难与悲伤,更是为了继承不屈的勇毅和坚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气质。那么,那个时代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这样的精神气质,到底是个体元素还是集体性格?带着这样的思索,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每一处弹痕斑驳的城墙下,我开始了探寻。

  五月有花,开在天涯。这两个男人的故事,都是在丁香盛放的时节里升华。

  1940年,5月,鄂西大地阴雨绵绵。襄阳城外,一队队衣衫褴褛的人,穿着草鞋,全速狂奔,溅起一地泥花。33集团军临危受命,正投入一场重大战役。总司令张自忠,在一间茅草屋里摊开地图,部署战斗任务。此时的他,取义成仁、尽忠报国之心已定——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将不畏死,兵何惜命。此役,他身负8处重伤,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左权

  1942年,5月,晋东腹地春寒扑面。两万五千余日寇,兵分四路向八路军总部展开偷袭式扫荡。副总参谋长左权紧急部署突围任务——北方局、前方总部、党校和整个后方机关在我们周围,保护几千同志生命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太行山压顶也决不动摇,誓死保卫总部安全。他亲自指挥,连续打退日军进攻,为机关突围赢得时间。可当他率部最后冲出重围时,发现担文件箱的人还未跟上,为保护机密,他立即转回去找。当冲到敌人最后一个封锁点时,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捐躯为国,时年37岁。

  这两个顶天立地的军人,是那个时候中国男人的杰出代表。他们都正值人生正茂风华时,上有高堂待奉,下有幼儿待哺,纵然百般牵肠,赴国难仍视死如归。70年多年后,拜读将军家书,斯人已去,但其男人血性、英雄气概穿透泛黄的书页,激荡心灵。

南京市有关部门在地铁设立了“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南京日报)

  狼烟起,英雄遍地。但有英雄儿女,必有英雄母亲。这两位母亲的故事,百世流芳。


白文冠

  那位河北献县叫白文冠的母亲离开我们已76年。读到她“我是中国人,一向不知有投降二字!”的铮铮之言时,令人不觉挺直了腰板。七七事变后,其子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抗日,所向披靡,威震敌胆,成为打不烂、拖不跨、攻不克的铁军,日寇恨之入骨,便逮捕其母,逼她写信劝降。老人宁死不屈,绝食殉国。获悉母亲就义,马本斋强忍悲痛写下: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真可谓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邓玉芬

  那位北京密云县叫邓玉芬的母亲离开人世已47载。“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到底!”她给儿子的叮嘱骨气干云,令人肃然起敬。面对日寇侵略,她先后把5个儿子送上前线。当儿子被日寇杀害的噩耗传来,她几次晕厥。然而,老人家并未被吓倒和屈服,她没日没夜地刨地播种,盼多打粮食支援部队打鬼子。临终前,她嘱咐公社干部: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最后一尺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石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个小儿子,送他上战场。抗战最后胜利的伟力,得源于此。

  这两位深明大义的母亲,是那个时候中国女人的壮美写照。贤母魂归浩气在,70多年过去了,但其爱国情怀、民族气节长存。当下之中国,或许还不需要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但一定需要我们有骨气、有担当。不要一享安乐,就忘苦难;不要一见小利,就弃大义……

  2015年12月13日,南京街头市民集体默哀

  从1937到1945,从1945到2016,时光遽逝,换了山河。

  为今日之中国,那个时候的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英雄笋出,不惧牺牲、不怕苦难、不折脊梁、不损尊严,挺立起坚强的中国、胜利的中国。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无论是抗日英雄,还是平凡母亲,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大写的中国人,他们身上有中国人精神气质最闪光之处,是那个时候中国人集体性格的折射和彰显,他们的笑容与浩叹,他们的悲怆与激越,他们的铮铮铁骨与风范,与每一个站起来的中国人血脉相连。

  他们不愧是我们可爱的祖国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我们,我们要做他们。不辜负民族精神的传承,不忘记英雄火种的传递,中国将永远是挺立的东方强国。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凝聚力量

  奋斗拼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