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及时间:武汉、多的多,2012年7月7日)
姓名及出生年月:兰金安(兰弼),男,阴历1920年9月9日
部队番号:54团第3营第7连第3排少尉排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亭
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分到武冈第二分校15期第8总队,于1939年底毕业。
保送陆军大学参谋班学习,1943年第8期毕业。
从军经历:
1938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于1940年初一批10人分配到驻扎四川巴塘(音)的18军18师,见习一个月后,任命为54团第3营第7连第3排少尉排长。
1940年阴历5月间沙市失守,为守卫后方的大门宜昌,随部在重庆江北坐民生公司民风轮顺长江而下过三斗坪到宜昌,作为第一线守军驻扎在宜昌外围飞机场旁的小山上,修筑工事,宜昌城外防线还有其他部队驻防。
日军沿沙宜公路过距宜昌约20公里的鸦鹊岭,开始进攻。当时军队装备差,普遍只有三八步枪,有的人只配了大刀,还有一些轻重机枪。(老人补充,当时正是困难的时候,到了1943、1944年有了美国支援后好转。)
日军先用飞机轰炸扫射了两天。飞机是三架一组三架一组的来,因为中国军队没有空军抗衡,日机飞的很低,躲在战壕里都可以看到日机驾驶员。刚开战时有炮兵,但是还没一天就被日军的飞机轰炸全部炸掉了,后面就没有炮兵支持了。
然后日军炮兵跟上,7、8门或10门炮排成一排,对阵地做扫描式的反复轰炸。尘土炸飞起来把人都埋住了,耳朵就是那时炸聋的,老人的勤务兵也被炸死了。勤务兵还救了老人一命,当时躲避的战壕出入洞口处是空的没有遮挡,老人的背包打的很厚,衣服被子都打进去了,勤务兵给他挡在洞口处,就这样救了一命。
然后日本军人开始冲阵地,等日军到了近处开始对打,经过反复子弹手榴弹都打完了。日军武器好,中国的空军、炮兵都打不过,只能靠步兵在前线抗着。一个连还剩7、8个人,两个排长牺牲了,剩下连长和老人这一个排长。
这个期间,在宜昌城前的其他阵地,没有地势阻挡,被日机掩护下的日本骑兵冲破了阵地,攻入了宜昌城,并从宜昌方向开始包抄老人所在的阵地。团长营长等已经撤退,老人不知情仍在前线。这时三班长跟他讲,团长已撤退,日军已经包抄到阵地后头。一看周围已经没人,老人带着仅剩2、3个人开始撤。
撤退的过程也很艰难,驻守的小山下是飞机场的一片开阔地(机场被守军挖的到处是坑,免得被日军所用),因为宜昌城已经被占领,只能通过机场撤离。这时,日机跟踪扫射,炮兵跟踪炮击,牺牲的人也很多。老人带领撤下来的2个人,采用快速从一个坑跳入另一个坑的方式,用了1-2个小时才通过机场。过了机场到了一条小河江津河边,老人会游泳直接游过去了,不会游泳的就拆门板、拿脚盆渡过去。过了河又是一片1-2里地的开阔沙滩。长江边的一个沙洲(现在葛洲坝所在地)上有植被遮蔽,很多人都往沙洲跑。老人有详细的军用地图,知道地形分布,去了沙洲还得折回山地反而路线更长,所以他选择直线穿过这片开阔地,进入山地。过程中一直有日机跟踪扫射,经过这一段又损失了部分人员,最后140多人的连队还剩10人左右。最开始还有发的点饼干,之后连续两三天作战,没有吃的也不觉得饿。这样前后经历一个多月,部队撤下来整军,干部士兵都没剩多少了。
后来老人保送陆军大学参谋班学习,1943年第8期毕业。毕业后分配到驻扎云南的第五军,当时第五军已经从缅甸经野人山撤到云南,集团军司令部杜聿明等在昆明城内的翠湖。抗战胜利后,随着已经机械化装备的第五军开到南京对面的苏北,任96师288团副团。大概1946年接到命令准备内战,部队开始往北方调动。老人退出一线,到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任第一处少校参谋,后升为中校参谋。蒋经国是局长,经常见到他,处长是贾亦斌(湖北人,陆军大学,共产党人,近年约100岁时过世)。1948年南京撤退台湾时,参加共产党组织,带领局属预备干部总队(都是排长以上的干部)起义,最初蒋经国是总队长,后贾亦斌为总队长,老人是三大队大队长。在嘉兴起义时,双方作战损失不小。
父亲早逝,由叔父抚养,一直在武汉读书。1938年,正在武汉第一男中读书时,报考黄埔。毕业后一直从军,至解放前起义。50年代考入湖北农学院(华农前身)农艺系,毕业分配到国民六厂计划科。后来劳动教养d多年在潜江,定性是内部矛盾,到1979年平反。平反后回黄陂老家,在小学当老师,后来提升为校长。有60周年纪念章。
老人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身体都好,子女孝顺,生活幸福。
(感谢湖北志愿者团队采访并提供稿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