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林是常德安乡人,年近六旬,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新金融》杂志社总编辑。因为他小时候听说过很多关于厂窖惨案的故事,长大以后,心中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想要去厂窖,把当年发生的惨案给-一记录下来,然后创作一个电影剧本或电视剧本,用艺术手段“还原”历史,告诉国人要不忘国耻。
近十年来,潘文林心中一直存在一个遗憾,由他编著的厂窖惨案电影剧本《洞庭血证》因为资金的问题一直都没有拍摄出来。
“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版本至少有十个以上,文艺界人士创作的脚本不计其数,但是描述厂窖惨案的电影脚本也却没有一个,这实在太让人伤心了。”潘先生在电话那头声音哽咽。
潘文林与厂窖惨案纪念馆馆长邓德安是多年老友,他们的情缘结于1998年的春天。潘文林回忆道:“当年,我和德安两人骑着自行车,沿着日军侵犯的路线,从厂窖的龚家港一直骑到日军最后离开的肖家湾。整整花去一周的时间进行采访,用笔和相机记录那段让人痛心疾首的历史。回到长沙后,向众多文艺界的知名友人学习、取经,第一次大胆尝试创作电影剧本。”他告诉记者,剧本的创作过程很顺利,创作的时间也短,可能是跟他实地采访和记录离不开,更与他那份爱国热情分不开。
在电影的取名上,潘文林显得尤为重视,起先电影的名字叫《厂窖大惨案》,后来再三思考后才改为《洞庭血证》。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潘文林要拍摄《洞庭血证》这部电影的梦想一直都未放弃,其中也数度遇挫,每次都是因为资金不足,让影片拍摄一再搁浅。潘文林向记者说道:“商业大片可能追求的是收回成本、赚取利益。但是,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类影片为的是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和已逝先人的尊重。我不需要赚钱,只希望把历史记录下来就行,给当代的青少年树立一种神圣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情结。”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