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侵华战争逐步陷入无法速决的泥潭,军费开支恶性膨胀,日本的战争经济与国民生活日益步履维艰起来。
1940年7月1日 ,物资配给制度被提上日本国民经济的议事日程,日本开始对糖、火柴及其他商品进行配给,国内实施商品凭票购买。
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过长,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日本日益激增的经济需求,在北进苏联受挫后,日本把军事重点转向太平洋。
东条英机上台后宣布,从1941年起,日本开始实行粮食配给,成人每天口粮330克,各家以购粮本在指定的米店购米,并且颁发了白米禁止令,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
1943年以前,为满足战争需要,日本政府不断增加大米、小麦、大麦、土豆的生产配额,给农民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然而,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是为了让这场侵略战争继续下去。
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量同昭和12年(1937年)相比,棉织品减为2%;毛织品减为1%,胶鞋减为10%;皮鞋减为零,肥皂减为4%,纸类减为8%。
二战末期直至战败后,日本疯狂扩大战场而扩充军用物资,在资源匮乏的日本国内实施商品凭票购买来缩减供应。
从1944年的严寒冬季开始,直到1945年5 月,东京始终没有燃料配给。每天只配给11至60岁的男女330克(折合中国6两6钱)大米,对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每天也只给390克。
1945 年春,每天食物配给的标准是1,600 大卡,而且由于运输的破坏和分发系统的不完善,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换句话说大多数人天天得饿肚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先发制人,侵占东南亚大部,初步完成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国内经济得到短暂的发展,日本军方以此为契机,使日本工业经济从半战争状态彻底转型为战争状态!
通过科技手段与军事掠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一度保证了燃料物质的自给自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进行了疯狂洗劫和掠夺。
研究发现,二战中日本从中国掠夺了6000吨黄金,从东南亚各国掠走1万吨黄金,并且从中国掠走了10万件珍贵文物。
对亚洲的财富掠夺是日本战后复兴的基础,而亚洲各国则因为日本的掠夺而陷入贫困。部分当年曾参与在中国劫掠的亲历者告诉记者,日本当年在中国掠夺财富的手段极端卑劣,盗墓、剖开佛像、敲诈勒索富商等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坟墓中死者身上的金链子都不放过。
日本人在东南亚无限制地发行南方开发金库券及军票等纸币,进行彻底搜刮。
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地的主要农产品本来是砂糖、烟叶、咖啡等,日本人却勒令他们改种水稻与玉米。同时又把越南、泰国、缅甸所生产的稻米几乎全部征为军粮运回日本本岛。
后来,日本在战事处于不利时,为扭转败势,对中国和各占领区的掠夺更加变本加厉。1944年末到1945年,越南农民即因粮食全部被夺而饿死两百多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法西斯轴心国,而这三个国家掠夺他国财富最多的当属日本!现在还有很多国宝级和重要文物收藏于日本各大博物馆。
二战中后期,由于各大战场上日军主力相继被歼灭,战争主动权彻底丧失,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的无差别轰炸和封锁,日本生活品生产基本进入了停止状态。
至此,濒死的日本开始最后的疯狂,彻底进入穷兵黩武的发展模式。自明治时期以来所积累的财富消耗一空。
二战后,日本少数右翼人士极力否定侵略历史,私下通过各种渠道回收这些能反映侵略史实的票据、照片、刊物、地图、钱币、债券及相关物品,日本国内禁止公开办展。
上面这张图片,是抗战时日军在汕头潮阳发行的皇军宣抚米粮票,用原图冲相,制作后,送给汕头抗战馆展览,原票由广东一票友收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